多聆听,让自己多一份思考
2021-07-15 09:50:3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法院二级法官、刑庭副庭长赵淑云

  法官这个职业,让我觉得无上的光荣,但也让我肩负着莫大的责任。

  网上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官办的不是案件,而是当事人的人生”。这个说法总让我感到莫名的压力,但细细一想,这句话也不无道理。我们在办案中的一个念头、一个决定,确实有可能改变当事人的人生轨迹,哪怕是一小段轨迹。

  印象深刻的是我审理的一宗未成年人伤害案件。

  因为琐碎事情,小林(化名)的朋友与别人发生口角,在场的小林拿出随身携带的折叠刀将被害人捅至重伤。小林被羁押后,家长一直未赔偿对方经济损失。根据办案经验,我认为小林性格暴躁冲动,存在社会危险性,而家长在事发后一直不配合赔偿,反映出家长对其不重视,对小林日后的缓刑监管可能难以到位。当时我坚定地认为对小林不宜适用缓刑。

  随着案件的办理进展,我的想法在改变。

  多次与小林母亲沟通后,小林母亲对被害人进行了赔偿,并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解决了民事赔偿之后,是否应对小林适用缓刑?庭审中,小林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木然和冷漠,但到了最后陈述阶段,小林坚定地说了一句话——“我想出去继续读书,希望法庭给我判缓刑”。

  小林的母亲在辩护席声泪俱下地陈述着家中情况:丈夫性格暴躁,常年动辄打骂妻儿,导致儿子性格叛逆,但儿子内心善良,会勇敢保护被打的母亲。

  法庭上,我们看到了与案卷中不一样的小林,我庭前阅卷时坚定地认为对小林不宜适用缓刑的念头在动摇。庭审后,合议庭经综合考量,一致认为应该信任小林,对他适用缓刑,给他一个尽快回归学校、回归家庭的机会。

  两个月后,小林给我打来了电话,说已经回到老家,正在办理入学手续。他后来还多次给我来信,分享他在学校的点点滴滴,还说老师认为他目前的成绩可以考上大学。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曾经迷途的男孩正在走出错误的阴霾,并走向光明的样子……

  回想当初,如果我们仅看卷宗材料,而不详细了解小林的成长经历,就无法得知小林在暴躁性格表面下,还隐藏着一颗善良之心;如果我将小林在法庭上所说的“想出去继续读书”武断地视为其向法院申请缓刑的一个借口,那可能也难以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问题,并给予其足够的信任和希望。

  作为一名刑事法官,当我们认识到手中的每一个案件都可能影响到被告人的人生轨迹时,我们作出的任何一个决定或者判决,都应该慎之又慎。

  (赵淑云/口述,黄海磊/整理)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