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中院:以温情司法守护家国安宁
2022-05-14 08:37:1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钟贝 孔巧玲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谐,幸福美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更是定国安邦的社会基础。

  又是一年国际家庭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始终在输送温暖正义的道路上孜孜以求,推动家事纠纷化解与多元解纷、专业审判、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深度融合,以温情司法守护万家灯火,家国安宁。

  多元解纷:亲情修复,钝化家庭矛盾

  “是高法官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让我们真正意识到亲情血浓于水,是一辈子的纽带。”近日,当事人李某向北京一中院家事审判庭送锦旗时说道。

  原来,李某家中因老人去世引发了一起涉及一份遗嘱、三代人、四个家庭、多套房产和多名继承人之间的纠纷,恩怨纠缠、关系僵持、矛盾突出。了解到此案的复杂性,北京一中院家事审判庭法官高春乾在律师的协助下,从妥处纠纷、弥合破裂的亲情的角度,为各方分析利弊、权衡得失,通过耐心调解让各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多年的恩怨化解,破损的亲情重修于好。

  温暖的案件结局,独有的司法温度,这是北京一中院团河人民法庭加强家事矛盾化解、促进纠纷圆满解决的一个缩影。

  为积极推动家事纠纷矛盾化解,北京一中院探索构建多元家事解纷格局,成立家事案件多元化解中心,创新提出“前端调查+中端调解+后端回访”全链条解纷模式,在审判前端靠前调查了解个案情形,在审判中端巩固家事审判“劝、谈、教”相结合的调解方式和调解模式,在审判后端建立回访关怀机制,将法官主持、家人参与、多方互动、开放共享的法理情融入审判工作,在当事人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矛盾随着问题的解决而彻底消失。

  同时,加强内引外联,北京一中院与北京市妇联权益部合作,引入一支由心理咨询师、社区工作者等组成的家事调解员队伍,日常参与协助案件调解、调查、心理疏导,不断修复每一个受损的家庭细胞。通过多方聚力,近年来,家事案件调撤率上升至35%,多数案件实现同步执行,有效发挥司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功能。

  专业审判:刚柔相济,彰显司法力度

  迎着和煦的暖阳,一份期待已久的判决照亮了小刘的生活,让此前的阴霾一扫而空。

  小刘与小祝结婚3年,时刻遭受小祝的冷暴力,感到生活无望。在第一次起诉离婚被驳回后,时隔一年半后,小刘不堪忍受再次起诉,一审法院认为双方感情尚未破裂,又判决驳回了小刘的离婚请求。

  二审审理中,面对小刘坚定的离婚主张,结合双方的分居状态,北京一中院家事审判庭庭长张琳适用民法典相关规定,判决准予离婚。这是该院首例适用民法典判决婚姻关系解除案,吹响了民法典时代家事案件准确适用法律、护航合法权益的号角。

  家事审判中,北京一中院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实践,作为统一司法裁判标准的逻辑基础,注重将法理、情理、事理相结合,不断提升家事审判的法律认同、社会认同和情理认同。同时,始终坚持家庭本位,充分平衡法理与人情,将缓和家庭矛盾、防治情感创伤、保障弱势群体利益贯穿家事案件处理全过程,运用“判后寄语”对当事人加以劝解和引导,传递司法温度和法治精神,提升家事审判的社会价值。

  此外,北京一中院家事审判庭还先后制定了《涉家事纠纷基本规范指引》等案件审理指南,对家事案件的法律适用、审判模式、审判行为、举证责任等作出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规定,让家事审判更加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权益保障:保护弱者,浇筑人文关怀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单位”“北京市青年文明号”“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岗”……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是北京一中院家事审判庭多年来在维护家庭稳定、保护弱势群体中躬耕不辍、笃行不怠的坚定信念。

  近年来,北京一中院以家事审判改革为方向,积极聚合多元力量,通过与妇联、司法、社会保障等社会力量的共聚,深化打造“家立方”家庭司法保护新模式,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与北京市妇联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建立“四一一”家事审判工作联动机制,建立妇女权益保护社会共同体,为当事人提供家事类案诉前指引、诉中调解、判后释法及法律咨询。与北京市妇联权益部、北京人民调解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形成资源共享、多元化解、普法教育、培训宣传等一体化合作模式,致力于为老妇幼等弱势群体提供专属司法服务,构建立体化司法保护网格,凸显司法柔性与人文关怀。

  围绕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益保护等司法需求,以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为主力,建立三支家事解纷宣传普法队,运用法院开放日、法治课堂、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普法进社区、进学校、进养老院等活动。

  此外,为营造良好普法宣传氛围,北京一中院精心选取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召开新闻发布会,打造特色普法宣传品牌“法暖家事”微信公众号,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国际家庭日、重阳节等特殊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权益保障等普法宣传活动,在“小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做好普法宣传“大文章”。如今,“法暖家事”已成为家事普法和法治教育的一块“金字招牌”,焕发着蓬勃生机。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