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执行需要强化“联动、灵活、智慧、创新”
2023-07-23 08:55:12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刘晓芬
 

  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智慧执行、灵活执行、联动执行、创新执行,在能动执行中抓实“公正与效率”。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能动司法(执行)典型案例。2022年,全国法院执结917.13万件执行案件,执行到位金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合法权益。从这些典型案例来看,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智慧执行、灵活执行、联动执行、创新执行,在能动执行中抓实“公正与效率”。

  能动执行要求执行工作必须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审判执行工作的政治性和业务性都很强,要求执行人员心怀“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找准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切入点,以能动履职展现人民法院的担当作为。在财产保全案件中,如何置换保全财产、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关键。案例四中,执行法院坚持能动司法理念,通过基本账户解冻和关键普通账户置换归集的方式,为财产保全案件中处理银行账户解冻置换探索出一条“生道保全”之路,减少企业因财产保全受到的影响,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能动执行要求联动执行。执行工作绝不能搞单打独斗,在推进解决执行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综合治理、多方协作、多措并举,加强府院联动,促使行政与司法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实现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案例一中,面对被执行企业主要财产是“烂尾楼”的执行困境,执行法院引导债权人申请“执转破”,通过“执破融合”机制,化解了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同时通过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恢复债务人已被吊销的营业执照,引入投资续建烂尾工程,保护了购房者合法权益,不失为运用府院联动机制促执转破重整成功的典型案例。

  能动执行要求灵活执行。做好新时代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不仅要守住依法执行的底线,而且要让执行“活”起来,即灵活采取查封措施,对能“活封”的财产,尽量不进行“死封”,使查封财产能够物尽其用,避免浪费社会资源。查封被执行企业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被执行人继续使用对财产价值无重大影响的,可允许其使用。案例九中,执行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把握善意执行要求,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灵活运用“宽限期”推动解决执行难,实现了各方共赢。

  能动执行要求智慧执行。要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在执行领域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人的因素很关键,执行法官不仅要能力强、水平高,还要有智慧。执行工作既不能动作慢,也不能一味求“快”,有的案件要快执,因为机会转瞬即逝;有的案件要慢执,因为给予“宽限期”才能执行到位。只有精准把握“快”与“慢”的辩证关系,才能做深做实“公正与效率”。针对具体个案,找准问题症结,该“快”则快,该“慢”则慢,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案例八中,执行法院发挥能动司法作用,执结一起涉及上市公司大额股票的信托纠纷案。从立案到成交,仅用时48个工作日,一体推进立案、查控、约谈、评议、挂网、拍卖系列执行流程与各项工作,兑现申请执行人10亿元债权,体现了涉企金融案件执行工作的“稳”“准”“快”。

  能动执行要求创新执行。无创新,不进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执行领域亦不例外。为了坚定不移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人民法院首先要坚持抓细抓实执行难的源头治理,要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提升执行规范化水平、加大强制执行力度、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其次,要重视司法建议的作用。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参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是践行能动司法的重要表现。第三,要注重创新执行工作方式方法。在执行程序中,除查封、扣押、冻结等传统执行手段外,要探索直接交付、资产重组、委托经营等执行措施,加快推进委托审计调查、依公证方式取证、悬赏举报等制度。案例十中,执行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大意义和充电桩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创新执行工作方式方法,打好“预罚款”+“司法建议”组合拳,在柔性监督中延伸司法职能,为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保驾护航,起到了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类似潜在纠纷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