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了解身边的应急避难所?
2024-01-24 09:09:52 |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范荣
 

  统筹布局推广“安全应急小屋”、探索“平急两用”多元设施转换……市两会上,代表委员就如何提高城市韧性积极建言献策。

  所谓安全应急小屋,通俗理解就是应急避难场所。稍加留心不难发现,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学校、郊野公园以及消防警务站等,一般都有应急避难标志。这些设施日常“平平无奇”,但大多储备有一定量的食品、物资、小型应急通信设施等,一旦遇上紧急灾害,便可迅速化身避难救援的“安全岛”。去年“23·7”极端强降雨发生后,房山、门头沟两地建起了一批安全应急小屋,屋内装有发电机、净水设施、卫星通讯设备等,可实现村落“电不断、水不停、通信畅”,有力保障救援顺畅进行,大幅缩短应急救灾的响应时长。

  作为“平急两用”模式的典范,安全应急小屋助力提升城市韧性,值得推广。尤其这些年,极端天气频频闹灾,也让大家愈发深刻认识到这份安全感和确定性的重要。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已将韧性理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来看,“韧性城市”牵涉面广,并无固定模板,需要因地制宜,但盘点各地举措,在硬件层面完善应急避难设施建设,加固城市抵御灾害的第一道防线,都被不约而同提及。说起来,这项工作很多时候也属于“隐功”,在城市如常运转时往往被忽略,但做没做、做得好不好,一旦遇到极端情况,便会完全暴露出来。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增强城市韧性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建立健全“平急两用”资源常态化储备,除了相关部门要牵头行动,也呼唤多方力量积极投入。有人大代表提出,整合资源让社区成为韧性单元,颇具启示意义。社区和村庄既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综合防灾的前沿阵地。依托于这种治理格局,整合各类防灾空间资源,该更新更新,该储备储备,将韧性措施与基层力量结合起来,总能碰撞出智慧火花。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公众的避险意识和能力、加强城市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亦是提升城市韧性的有效途径。

  推广应急安全小屋,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个小切口。以此为契机,更多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我们生活的家园在未知风险面前才更有“免疫力”。

责任编辑:魏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