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四百公里,只为兑现承诺
2024-05-22 08:48:09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尖山区人民法院 卢秉臣
 

  叮铃铃、叮铃铃……

  临近下班的我接到了当事人的电话。“这件事不解决,我是不会走的!”电话里传来当事人愤怒的声音。

  打电话的是一名申请执行人韦权(化名),他与尹盾(化名)的借款案件于2018年胜诉并申请强制执行。能查询到的财产只有尹盾的退休金,执行法官遂对账户进行了查封,逐年扣划。2021年,尹盾未到社保局进行人脸识别,退休金被停发。执行法官多次前往400多公里外的当地社保部门沟通协调,但即使拿出尹盾在2023年驾驶违章的证明,社保部门仍不予发放。

  “如果尹盾永远找不到、永远不验证,我的钱就永远就拿不到了么?”作为分管执行的副院长,在不久前的接待日上,我接待了韦权,他表现得异常焦急。

  我耐心地安抚当事人的情绪:“这件事我一定解决,你以后就直接找我吧。”这是我对韦权的承诺。案件通过交叉执行程序,院里决定由我办理。

  今年4月26日,我和同事小马踏上去A市的高铁,城市里高楼林立,道路车水马龙,对如何能找到尹盾我真的是无从下手。我们来到了派出所,得到了副所长热情的接待,他认真帮我们梳理尹盾的信息,但也仅找到了违章车主的电话,确定违章车是尹盾开的和违章的路段,我也记下了尹盾的相貌。

  我和同事来到了尹盾曾经违章的路段,但太大了,尹盾也不一定住在这,有可能是路过违章。法警问我接下来做什么?我说先住下来值勤。整个下午,我们都在这个路段排查往返车辆。我办过不少“大海捞针”的案件,但从没有像这样毫无头绪地查找。

  晚饭后,我们骑着共享单车穿梭在街道两旁的高楼小区当中,对停放的车辆进行地毯式排查。天上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我们穿着单衣走在春寒料峭里。晚上10点我们还是一无所获,拖着满身的疲惫回到宾馆。我把白天拍摄的一些照片发给了韦权,希望得到他对我们工作的理解。

  4月27日早5点,我们又分别到各自的路段值守。整个上午一无所获,下午我和同事骑着电动车排查到西十二道街,向西望去,越过一座高架桥还有一片小区。来到高架桥边的小区,我们又各自骑着电动车在小区内漫无目的地寻找。我在一期的小区内查看了所有车牌,但一无所获。我沿着一区外通向三区的小道边走边排查,突然,一个车牌闯入我的眼中。奇迹出现了,这正是我们苦苦寻找的车,我打电话通知同事,他让我说了三遍,还以为我是在逗他。

  我立即打电话向院长作了汇报,院长指示:“看住车,注意安全,注意工作方法。”院里制定了执行方案并连夜派干警支援执行。

  4月28日清晨,我与赶来支援的干警没吃早饭就来到车的周边蹲守,但等到上午10点也没有人来开车。车的风挡已留有较厚的灰尘,应该是长时间没开了。怎么办?我来到小区内,有选择地探询,并拿出尹盾身份证的照片让居民辨认。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询问一名女同志时,她说尹盾住在E栋1单元604室。我急忙来到6楼,用耳朵贴在604室的门上,听到屋内有人说话,我便通知其他同事上来敲开了房门,开门的正是70岁的尹盾。

  我们出示了证件,尹盾惊诧地说:“你们竟然能找到我,真厉害。”

  在法院执行的威慑下,尹盾与韦权达成执行和解,并到社保机构进行人脸识别。社保机构将退休工资打到尹盾银行卡上,补发的退休金足以清偿其拖欠韦权的债务。韦权的债权得以实现,我也兑现了对韦权的承诺。

责任编辑:常跃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