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曝光
2015-01-05 07:49:49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三版
  2014年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微博、微信开设“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并与人民网联合创立“失信被执行人排行榜”,向全社会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每天,最高人民法院微博、微信曝光一名失信被执行自然人和一名失信被执行法人,让失信者无处躲藏,使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评价与其个人名誉、生存空间直接联系,迫使他们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从而缓解执行难。11月初,最高人民法院、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人民法院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网络执行查控和联合信用惩戒工作的意见》,通过建立网络执行查控机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早前,最高人民法院已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中国工商银行等签订了信用惩戒协议。

  专家点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宋朝武

  诚实信用既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定的行为规范。失信既违背了传统美德,又藐视了法律权威。如果对被执行人逃避债务的行为听之任之,不仅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还会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长远发展。

  建设诚信社会,不仅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和宣传,还要从法律上对赖债失信的不良行为予以严惩。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推出多项举措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的制度及措施,2014年,更是通过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加强信用惩戒等举措来增强效果。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开设“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向全社会曝光失信被执行人的不诚信行为,形成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舆论压力;通过与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共同推动网络执行查控和联合信用惩戒工作,提高执行效率,降低执行成本,加强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

  曝光失信,惩戒失信,不管从人民法院工作的角度,还是从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均意义重大。首先,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是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重要抓手,引入信用评价既未超越法律的界限,又能使被执行人感受到法律的威慑力,从而自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其次,曝光失信,惩戒失信,是将诚信社会建设落到实处的重要工作,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此外,曝光失信也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防范经济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市场活力。期待最高人民法院在今后有更多的相关措施,推动强制执行工作的继续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