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遣”潜规则下的联手造假
2005-06-16 14:48:26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蒹葭
  为整治市容环境,江西省崇义县民政局会同公安局对沿街流浪乞讨人员和精神病患者实施收容遣送,但不是送往救助站,而是直接扔到邻近大余县的荒郊野外,造成了部分人员失踪。群众反映,这种事情经常有,县里要搞城市环境整治,就把流浪乞讨者送到与邻县交界的地方,过一会儿另一个县又把这些人员送回来,尤其是上面有领导来检查工作的时候(据《法制日报》6月15日报道)。

  相互遣送流浪乞讨人员和精神病患者的行为,明显违反了2003年起实行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表明一些地方政府法律意识极其淡薄,缺乏对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尊重和敬畏。同时,笔者认为,相互遣送行为还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明显的联手作假现象,这种欺上瞒下行为的新动向值得关注。

  现在,针对市容、环境的评估、评比很多,上级领导下基层检查工作也很频繁,各地为了挣面子、争好处,往往采取临时突击、弄虚作假的方法来应付场面,“有所为、有所不为”,评估组、检查团、领导必经之处都要临时清场,突击整治脏乱差,再加以包装,打扮得光鲜漂亮。流浪乞讨人员和精神病患者的存在,在某些地方官员的眼中,显然也是有碍瞻观的不和谐因素,会对检查评比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自然也在清理之列。

  至于如何清理,一直以来,各地有关部门只是一种独立行为,各有各的“高招”,彼此之间没有形成“联手作弊”的现象。而在江西省一些县里,这种收容遣送行为却由“单干”发展成“合作”。用崇义县民政局一位副局长的说法,就是“收容了就往别的县里送,别的县收容了就往他们这里送,每个县都是这样做的”。

  笔者相信,“每个县都这样做”,未必是因为有人出面组织,最大的可能性是各县之间基于共同利益需求和共同行为模式上的一种默契。但这种“自发的合作”却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官场作假行为的“潜规则”,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助长了欺上瞒下之风,让形式主义、花架子大行其道,也对政府自身诚信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原载:《南国早报》)
责任编辑:漆浩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