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五问科研经费:都去哪儿了?如何规范?
2014-03-13 10:55:35 |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

   近年以来,科研经费被“贪”“吞”“挪”“骗”屡见不鲜,“黑洞”惊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改进与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实行国家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这是李克强总理在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中,回应社会关切的庄严承诺。

  针对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乱象,代表委员们又是如何看待,他们又给出了怎样的锦囊妙计以化解困惑?

  一问科研经费

  频频挪用?

   ■ 崔永元:关于科研经费乱用的这个事,我在两次会议上都听他们仔细地讲过,而且都有数字。每年有多少,有的不够用,有的花不完,花不完年底乱花,包一个酒店消费。院士觉得:“能入账吗这个?”会计说:“你别管了,我们的事。”这都是院士说的,我听着很受感触,可没有媒体报道这个。

   ■ 全国政协001号提案——九三学社中央《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35年间增长了100多倍。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庞大的科研经费管理常常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 谈到科研经费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孙宪忠认为,目前科研资金使用状况比较混乱,必须严加区分,对“科研硕鼠”严厉打击,对科研人员要保护其积极性。“有些学者、教授确实是很无耻的,甚至有人竟拿科研经费到韩国去给情妇美容。”

  二问科研经费

  分配不公?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建议清理过多过滥的科技计划、人才计划,改变科研经费分配体制,要按人头而不是按项目分,因为科技界腐败原因就出在科技界有太多部门拥有经费分配权力。

   ■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姚建民说,竞争性项目由国家掌控,经费级别高且数量巨,少则千万,多则上亿。然而,“这些项目缺少原创技术,打包现象越来越严重,还美其名曰‘集成创新’。更关键的是,不少课题完成后,无法转化,科技经费浪费严重。”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表示,很多研究型大学的收入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科研经费的收入。

   ■ “现在评奖、跑项目占用了科研人员很多时间,往往一个项目跑半年,不跑就没有奖没有项目,就没有成果,就评不上职称。”在政协分组讨论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姚檀栋的发言随即引发共鸣。

  三问科研经费

  评审不严?

   ■ 全国人大代表罗和安分析表示,提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始终无法改变根子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这个问题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要培养“大师”,在教学科研上应充分发挥教授、科学家的主导作用,在教学、科研资源分配方面,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配置上,应由专家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决定。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孙宪忠建议,严格区分科研项目违纪和违法的处分,保护科研人员积极性。

   ■ 孙宪忠:科研预算支出无科研人员劳务性收入的做法不公平。我希望能够把科研经费中的违法现象、违纪现象,甚至还有一些是正常现象区分开。

  四问科研经费

  浪费严重?

   ■ 全国政协委员朱乐耕:人文教育关乎社会诚信机制. 提出建议: 将人文科学的重要性提升到和自然科学的重要性一般高,加大对人文学科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

   ■ 全国人大代表、江南控股集团董事长黄作兴6日在北京表示,当前科研经费支出存在较为普遍的浪费、低效使用和滥用行为。他建议,建立以科技创新绩效为标准的科研经费拨付制度。

   ■ “我建议国家支持应用型科研项目和产业化的经费,能将90%投向大型民营高科技领军企业,把国家鼓励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和经费花在刀刃上。”全国政协委员陈志列说。

   ■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黄玉山建议,国家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可更多地向青年科研人员的原创性研究倾斜,以促进国家的科技创新。

  五问科研经费

  如何规范?

   ■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国家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务院前不久在这方面专门考虑过,而且我们可能下一步要更加细化科研经费的管理,包括制定了很多关于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办法,关于评审,关于监督检查、绩效考核等等。

   ■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对任何敢于挑战考试招生公平的行为都要严惩不贷,绝不手软。要全面查处贪污挪用科研经费,对极个别师德败坏者要毫不姑息,坚决依法依规清除出教师队伍。

   ■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表示,浙江省正在以创新绩效为导向,完善科技经费的直用机制,“通过竞争性的把关机制,公开招标,并且加强信息公开”。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