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司法服务组合拳 锻造营商环境优选地
2021-11-27 09:23:56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李亮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通知》《关于为改善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司法政策,全方位、系统化、制度化、机制化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基层法院,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中,要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运用法治手段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加码”,切实维护好、实现好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县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人民法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和担当,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动向党政部门汇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全力支持由政府牵头的优化营商环境协调机制建设;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实抓细抓好,不断增强企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切实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实现民商事案件多元解纷、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将目标审限分解到各个阶段中,努力实现涉企案件“快立、快送、快审、快执”,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以更加专业、更加高效的司法服务,解决涉企商业纠纷。提升互联网+政法服务水平,加强网上立案和电子送达工作,减轻群众诉累,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提高审判管理精细化水平,严格审限管理,让审理进程再提速。落实非法过问案件登记制度,严肃查处干警违纪违法,破坏营商环境行为。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审判质效。加强队伍建设,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能力。对在审判或执行程序中涉中小企业案件,要求立案、审判、执行部门对企业树牢“服务”意识,尽可能一次性解决纠纷。积极主动作为,进一步拓展司法服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多角度、全方位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建立涉企案件台账,记录案件审理中发现的企业经营存在的法律风险点,主动上门面对面、零距离提供“法治问诊”,帮企业“对症下药”,集中宣讲民法典、劳动法等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企业答疑解惑,不断提高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的水平,切实提高企业应对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

  执行有温度,维护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一性两化”执行长效机制,采取“放水养鱼”的执行思路,对胜诉企业案件采取快执,对陷入困境的企业采取“活”查封的形式,鼓励企业提供担保加强管理,帮助企业提升履行义务的能力。依法慎重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正确把握善意执行和强制执行的关系,审慎执行,最大限度降低执行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不断增强企业的造血再生功能,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常跃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