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惩罚关爱结合 呵护孩子成长
2022-07-04 11:20:20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费文彬 潘梅清
 

  贵港中院与市妇联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站。

  贵港中院在中小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覃塘区法院少年法庭审理一起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贵港日报“童心圆”小记者在覃塘区法院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资料图片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少年法庭为依托,携手贵港市妇女联合会,在贵港中院以及5个县(市、区)法院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站”。随着工作站的建立,全市法院搭建了一座以法律为桥梁,连接家庭、学校、社会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立交桥”。该院将严防、严惩与厚爱相结合,坚持主动与联动齐头并进,以实实在在的为民举措,守护每一位孩子的成长。

  以普法为“点”打好法治“预防针”

  “我宣布,现在开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城街道中心小学,12名学生正在港北区人民法院法官的指导下,“开庭审理”一起涉未成年人寻衅滋事案件。据了解,每个月初,贵港市两级法院的法治副校长都会到任职的小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邀请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沉浸式体验法官办案,学习法律知识。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十分必要。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熊孩子”“问题少年”的出现?贵港市两级法院“妙招频出”。贵港中院联合市委政法委、团委、教育局、禁毒办等单位,共同设计制作了贵港市法治教育宣传读本,下发给全市中小学生学习,开展“零犯罪学校”创建活动,共筑法治社会的良好基础。覃塘区人民法院与贵港日报联合成立了“童心圆”小记者社会实践基地,并邀请小记者们来到法院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学习法律知识、体验法官办案。

  “今天我是‘小小法官’,将来我也要成为国家法治的建设者。”小记者们表示,法治教育基地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一颗法治种子。

  “我们通过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实践教育,让孩子们从小知法、懂法、守法,为创建平安覃塘打下良好的基础。”覃塘区法院院长覃锦丽说。

  “法润浔州,法护少年。”桂平市人民法院“法润浔洲”普法团队带着这一横幅,走过了桂平市的大街小巷、社区村屯。这是一个由资深法官带领青年干警组成的普法团队,他们致力于到未成年人身边开展禁毒、反家暴、防止校园暴力、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等方面的普法行动;致力于深入乡村普法,将法律知识“大礼包”送进乡镇村屯各所小学,让乡村的孩子不掉队。

  全市法院通过不同形式把法律知识和关心爱护送到孩子身边,全力促进“教育一个学生、辐射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普法效果。全市先后搭建了6个各具特色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以法院开放日、旁听庭审、模拟开庭等形式,把未成年人“请进来”,给未成年人打造一个寓教于乐的普法“乐园”。

  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开展模拟法庭31场次、法院开放日活动26场。通过与学校签订“法治进校园”共建协议、援助建设标准化“模拟法庭”等举措,打造了多个“普法金字招牌”。全市法院共选派了41名法律知识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法官担任43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以模拟法庭、趣味问答、以案说法等形式深入各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4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超3万份。同时,以各节假日为契机,主动“走出去”,深入学校、社区、村屯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普法工作。自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后,全市法院及时对父母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怠于履行抚养监护义务等行为进行训诫,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48份。

  以宽严为“线”敲响预防犯罪“警钟槌”

  “被告人由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未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至于走上了犯罪道路。本院希望被告人能吸取教训,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公民。”2021年3月30日,桂平法院少年法庭法官张小敏向被告人小兰宣读了判决书。

  几年前,还是初中生的小兰因伙同他人非法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二级,构成故意伤害罪。由于被告人小兰未满十八周岁,该院以“圆桌审判”的方式对该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一改过去的棱角割据式审判,在此次庭审中,法官、公诉人、辩护人与小兰围桌而坐,面对面审理案件。为了缓解小兰的恐惧和抵触情绪。法官庭前走访了解小兰的家庭,与小兰谈心。在宽松又不失庄重的氛围下,经多方耐心说服教育,小兰当庭认罪认罚。鉴于小兰能如实供述、真诚悔罪,并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法庭从挽救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最后判处被告人小兰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缓刑二年。

  “会不会留下案底?”“会不会影响孩子以后升学、就业?”收到判决书后,小兰的父亲忐忑地向法官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这也问出了许多涉罪未成年人家长的心声。

  如何帮助失足少年撕掉“犯罪标签”,消除“案底”带来的不良影响?桂平法院以严格落实未成年人案件轻罪记录封存制度作出回应。

  判决生效后,承办法官向小兰及其家人送达《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决定书》,同时向相关部门送达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通知书》,告知相关部门应依法对小兰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如今的小兰已顺利升学,正就读于某专科学校。

  不管是“庭前调查”“圆桌审判”,还是释法说理、封存犯罪记录,从庭前到庭审再到庭后的每一个细节,贵港市两级法院全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再给未成年罪犯一个重新起航的机会,引导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小明,我希望你可以真心悔改,做一个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益的人,以新的面貌对待今后的生活。”2021年10月,贵港中院法官陈仪在判决后给未成年罪犯小明送出了寄语。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贵港市两级法院注重开展“审教结合”的普法教育,以主办法官撰写《法官寄语》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未成年罪犯进行法治教育、理想前途教育、亲情道德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积极改造自己。为更方便地给未成年罪犯及其家人提供法律咨询,贵港中院还开设了法律咨询电话热线、QQ和微信咨询账号、法律咨询电子邮箱等,用“随叫随到”的耐心助未成年罪犯及其家人“宽心”。

  “少年刑事审判工作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民心工程’,要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把‘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贯彻始终。”贵港中院副院长黄敏开表示。

  2019年至今,全市法院共审理涉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救助案件700多件,均能做到准确审慎把握审判尺度,力求最大限度挽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最大限度弥补未成年被害人受到的侵害,促进社会和谐。2021年初,贵港市两级法院少年审判工作迎来里程碑式变革,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贵港市两级法院推进少年审判专业化、队伍职业化建设进程,先后揭牌成立了6个少年法庭,对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实行“三合一”归口管理模式,并加大力度做好社会调查、社会观护、心理疏导、法庭教育、家庭教育、司法救助、回访帮教等延伸工作,努力为未成年人权益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以帮扶为“面”撑起健康成长“蓝天伞”

  一纸冰冷的判决书并不是一个案子的终点,贵港市两级法院不满足于做好案件审判这“前半篇文章”,更全力做好回访帮教这“后半篇文章”。

  “法官叔叔,我一定好好改过自新,我真的很想重新回到学校,继续读书,请帮帮我。”小泽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就在港南区人民法院在对小泽开展回访帮教时,收到了小泽的请求。

  为了帮助小泽解决上学问题,承办法官联合共青团港南区委负责人,和小泽母亲一同前往港南区某高中了解学校招生政策,积极和学校沟通,帮助小泽重新回到校园。

  如果说刚柔并济的审判手段、公正严明的审判结果是给未成年罪犯敲响警钟,让他们更加敬畏法律;那么判后的爱心帮教则是为未成年罪犯解开“心结”,将法与善化为推动他们继续前行的力量。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后,法官仍会聚焦对未成年罪犯的回访帮教,把帮助未成年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回归社会作为自己的职责,建立跟踪帮教档案,及时记录改造情况;建立联动机制,与妇联、社区、单位、学校等部门沟通联系,共同做好对未成年罪犯的帮教工作;对有转学需求的未成年罪犯,积极联系教育部门,帮助他们顺利转学;创建“一对一”心理疏导教育模式,对初犯的未成年罪犯和未成年被害人进行救助,敦促未成年罪犯认真改过,帮助未成年被害人走出阴霾。

  “我们将用法律、用爱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平南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陈燕霞说。在一起未成年人放火案中,陈燕霞通过走访得知,案件发生前,被害人曾说小雷的父亲是残疾人,这让小雷认为是被害人在嘲笑自己,愤怒之下放火烧了被害人的摩托车,进而引发大火。考虑到小雷的犯罪行为是一时冲动,且其家属也赔偿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故法院对小雷判处了缓刑。在回访中,陈燕霞注意到,小雷厌学情绪明显,而且在言语中十分避讳谈及父亲的身体情况,表现得很自卑。于是,陈燕霞邀请了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干警,来到小雷家中,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为让小雷更好地放下“包袱”,重新出发,在征得小雷及其家属同意后,平南法院通过多方沟通联系,让小雷到南宁某技校继续上学,开启新生活。

  据了解,2019年以来,贵港市两级法院及时对250多名未成年罪犯进行跟踪、回访,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信息特殊保护、心理疏导376例,先后为121名未成年人提供司法救助,发放司法救助金累计182.35万元,为困难未成年人减免缓诉讼费241件339人,金额超150万元。

  如何将良法善治转化为未成年人保护的强大效能?这是贵港市两级法院长期耕耘的课题。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上,贵港市两级法院将晓理育人、公正司法、温情感化环环相扣,走出了一条寓教于审、惩教结合、法情相融、多措并举的特色少年审判之路。


责任编辑:罗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