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有声”
2023-02-21 10:00:37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王少鹏
 

  2月7日上午,一场特殊的庭审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进行。原告席上异常安静,只有两人在焦急地比划着手势,还在纸上嗖嗖地写字,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原告雷某是一名聋哑人,正在通过手语老师向法庭传达自己的意见。

  原告雷某与被告张某曾经在同一家工厂工作。2021年,张某通过微信向雷某借了2000元用于生活开支,谁知张某不仅没有按约归还借款,还将雷某微信拉黑,彻底联系不上了。雷某无奈只能起诉至法院,要求张某归还借款。

  都说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但当事人“听不见、道不出”,案件该如何办理?由于无法同雷某口头沟通,庭前,法官助理主动添加了雷某的微信,通过文字告知其参加诉讼的相关事项,顺利克服交流障碍。考虑到雷某属于特殊群体,为保障其诉讼权利,法院提前聘请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手语老师担任庭审翻译。

  开庭当天,被告张某经传唤未到庭应诉。庭审中,法官耐心等待雷某与翻译老师手语交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雷某发表意见,每问一个问题还会向其反复解释,询问其是否理解,直到他向法庭比划“ok”的手势。

  “我工作十几年来,这是第一次用这么慢的语速开庭,怕讲得快了原告听不懂、跟不上。好在有翻译老师,能及时把原告的意见反馈给法庭。”顺利闭庭后,法官长舒了一口气。

  由于案情简单、事实当庭已经查清,在雷某期待的眼神中,法官宣读了判决书,手语老师也同步向雷某做了翻译。

  宣判后,法官特意拿来纸笔,耐心地通过书写方式,告知雷某判决胜诉结果及后续程序。雷某兴奋地比划着手语,大家都能感受到他很激动。

  “咚!”法槌落下,虽然雷某听不见那一声清脆的响声,但在国徽的见证下,法治“洪亮”的声音久久回响在法庭里,向雷某无声的世界道一句:“正义有声!”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