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执法人员冲进黑窝点……
——质检部门农资打假行动见闻
2012-04-18 15:26:13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朱立毅
  “进门是关键的一步。”在赶赴农药生产黑窝点时,质监执法人员突然冒出的话让人有些意外:“如果那个窝点锁了门,我们连厂门都进不了,就别提执法了。”

  春耕时节,国家质检总局组织河北、江苏和山东等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涉嫌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企业开展第二轮质检利剑执法打假集中行动。根据举报和质检总局前期组织的暗访,新华社记者跟随质监执法人员参与了在山东德州的一次行动。这次行动的线索十分有限,举报人只是说,一对夫妇在当地的一个工业园区里租下一个仓库,无证生产农药。

  “有人举报无证生产农药,怎么还进不了门,不能破门而入吗?”记者有些疑惑。

  “怎么‘破门而入’?是踹门还是撬锁?”执法人员反问。“一方面,行政法律法规不允许这么干,另一方面,万一人家是持证生产,或者根本没生产,你把人家门踹了算什么呢?”

  “你们没有对消息进一步核实吗?”记者又问。

  “怎么核实?不还是得进厂吗?”执法人员说:“万一进了厂,正赶上停工,或者是所有产品正好销完了,你就没有证据了——小窝点的销售记录和台账可不那么好找。”

  所幸,在执法人员找到这个窝点时,大门洞开,执法人员立即冲了进去。

  车间里排列着20来个反应釜,工人们严严实实地戴着口罩和手套,有人把反应釜里流出来的鲜红色浓稠液体舀到一个桶里,还有人把一些小块的结晶体铺在地上晾晒,这些小块在阳光下发出幽幽的绿光。

  执法人员开始寻找包装袋和成品库,向工人了解情况。执法人员问:“那儿晒的是什么东西?这儿生产什么?成品库在哪儿?老板在哪儿?生产多久了?”工人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知道。一个工人多说了句:我刚来的,真不知道。

  从工人处得不到什么线索,执法人员在厂区里发现了一些看起来像是成品的东西,不过包装上面什么都没有,是典型的“白包”。

  “这是不法分子常用的手段。”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用没有任何标注的“白包”包装成品,企业可以推说是原料,或者说是半成品,也就是说,企业还没有生产。既然没有生产,那就不能说企业的产品是否合格,更不能说企业是否是无证生产。

  执法人员继续寻找证据。这时有人开始头晕,还有人抹起了眼泪,农药车间里的怪味把人熏得够呛。记者跑到车间外,发现有人正在使劲地抹着脸,原来,车间外不知从哪儿吹来一阵雾水,几名在外面忙活的执法人员被吹到后,脸上一阵阵刺痛。

  经过一番调查,执法人员找到了一份挂在车间设备上的生产记录,知道这里生产的是农药多效唑,还发现了老板的名片。一联系,老板说自己正在上海,他找了人过来。

  来的这人也没说太多。执法人员问:“有生产许可证吗?”答:“没有。”问:“有营业执照吗?”答:“没有。”问:“生产多久了?”答:“刚生产了没两天呢,这不都在申请办证嘛。”

  德州市质监局稽查局局长张俊和告诉记者,根据以往的办案经验,许多违法生产者都是生产多少就连夜拉走,迅速销售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留下证据。

  据执法人员介绍,为逃避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生产企业较之前更加分散,造假行为也更加隐蔽,有的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的采取筑高墙、养恶犬、设监控等手段阻挠执法,更有甚者直接暴力抗法。

  不过,此次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开展的第二轮质检利剑农资打假集中行动成效显著,各地质检部门共在现场查获涉嫌假冒伪劣农药7000余公斤,并端掉了一个违法生产农药的黑窝点。

  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今年全系统开展质检利剑农资打假行动以来,共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1123起,涉案货值1476万元。为严厉打击生产假冒伪劣违法行为,质检总局要求各地质检部门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加大总局督查督办和明察暗访工作力度。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