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局:康菲出资20.9亿赔偿渤海溢油损失
2012-06-22 10:44:50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家海洋局今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联合调查组关于事故调查处理报告》。报告披露了溢油事故损害索赔情况,康菲公司和中海油总计支付16.83亿元人民币,其中,康菲公司出资10.9亿元人民币,赔偿本次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造成的损失。

  此外,康菲公司出资10亿元人民币,用于解决河北、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补偿问题;康菲公司、中海油分别从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基金中列支1亿元和2.5亿元人民币,用于天然渔业资源修复和养护等方面工作。

  报告称,溢油事故发生后,农业部、国家海洋局依据职责分别开展养殖渔业损失、天然渔业资源损害和海洋生态损害索赔工作。

  海洋生态损害索赔

  评估结果表明,溢油事故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价值总计16.83亿元人民币,主要包括海洋环境容量损失、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损失、海洋生境修复、海洋生物种群恢复费用等。

  2012年4月,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康菲公司、中海油共同签订了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补偿协议。康菲公司和中海油总计支付16.83亿元人民币,其中,康菲公司出资10.9亿元人民币,赔偿本次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造成的损失。中海油和康菲公司分别出资4.8亿元人民币和1.13亿元人民币,承担保护渤海环境的社会责任。

  据悉,上述款项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用于渤海海洋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渤海入海石油类污染物减排、受损海洋生境修复、溢油对海洋生态影响的监测和研究等。

  养殖渔业、天然渔业资源损害索赔

  报告指出,为解决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渔业索赔问题,农业部全力推进渔业索赔行政调解工作。经过行政调解,农业部、中海油、康菲公司以及有关省人民政府就解决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渔业损失赔偿和补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康菲公司出资10亿元人民币,用于解决河北、辽宁省部分区县养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补偿问题;康菲公司、中海油分别从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基金中列支1亿元和2.5亿元人民币,用于天然渔业资源修复和养护等方面工作。

  目前,养殖渔业赔偿补偿资金已全部按时汇至河北、辽宁省账户,两省已基本完成了养殖户基本信息和损失情况调查核实工作,正在对资金发放有关标准和办法进行公示,确保赔偿补偿资金全部尽快足额地发放到受损养殖渔民手中。

  同时,渤海天然渔业资源修复工作全面开展。农业部组织专家组多次专题研究后,制订了渔业资源养护与渔业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和有关管理办法,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采取增殖放流、建设生态修复示范区、渔业资源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和技术专项研究等措施,修复渤海因溢油污染受损的渔业资源。近日,农业部和河北、辽宁、天津、山东省(市)人民政府联合启动了渤海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向渤海投放各类水生生物苗种34亿尾。

  报告称,截至目前,蓬莱19-3油田周边及渤海中部海域水质、沉积物质量呈明显的改善,但造成的影响仍然存在,溢油影响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为此,有关部门将利用海洋生态损害、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赔偿补偿资金,组织开展渤海海洋生态建设与修复、天然渔业资源修复与养护等行动。

  报告指出,为深刻汲取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教训,切实防范海上溢油事故再次发生,按照国务院要求,相关主管部门于2011年9-11月联合开展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及沿海地区陆源溢油污染风险防范大检查,督促相关石油化工企业对发现的溢油风险点和隐患进行了及时整改,提出了防范溢油风险的措施建议。海洋石油企业应充分吸取此次事故教训,加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安全环保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同时,相关主管部门将按照职责继续加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沿海涉油企业安全监管,修改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强化功能区划调控,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及时排查消除隐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切实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油气开发健康稳定发展,保障海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薛勇秀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