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凯元应邀出席“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并就“‘十三五’规划与依法治国”作专题发言
2015-11-04 07:53:08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一版 | 作者:金燕
  11月1日至3日,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21世纪理事会(贝格鲁恩研究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外政要及知名专家等近400人与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应邀出席会议,并在“‘十三五’规划和依法治国——中国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的专题中以“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作用,为‘十三五’规划顺利落实提供司法保障与服务”为题发言。

  陶凯元认为,对国际社会来说,要读懂和理解中国的依法治国对“十三五”规划的落实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有三个重要的切入点,即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成就、中国司法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国法院职能的充分发挥。

  陶凯元回顾,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均作出重要部署。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坚持依法治国”作为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建议》还特别强调,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中国的法治建设正面临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最好机遇和时期。

  陶凯元指出,中国法院推进司法改革的目标就是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司法改革高度重视,成立至今共召开17次会议,其中12次均涉及司法改革。最高人民法院今年2月制定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将改革的重心放在落实司法责任制,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强化对人权的司法保障,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等方面。同时,还着力推进法院组织体系和案件管辖制度改革,并运用信息化手段深化司法公开。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一些重大司法改革举措均有了实质性进展。

  陶凯元强调,“十三五”规划建议在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同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更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中国法院承担着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职责,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十三五”规划顺利落实提供司法保障与服务,是中国法院的使命与担当。中国法院未来应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和促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

  陶凯元最后呼吁,希望中外与会嘉宾围绕“十三五”规划和依法治国议题,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把真实的中国法治和中国司法传递给世界,也把世界法治文明中的有益成果介绍给中国,共同推动人类法治文明的对话交融和共同繁荣。
责任编辑:王小磊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