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绽新颜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文化强院纪实
2013-03-01 16:27:54 | 来源:中国法院网
  “小品真好!让我们在笑声中体悟到了司法为民、廉洁公正司法的重要性”,这是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干警在观看该院民一庭干警结合工作实践自导自演的小品“包包断案记”后的切身感受。这一感受正是该院在文化强院中始终注重让干警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愉悦中感悟人生的一个缩影。

  “法院文化必须突出法治的内涵、法院的特色、文化的熏陶教育、鼓舞斗志的作用,进而使法院文化凸显‘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促审’、‘以文强院’的独特功效”,这是该院党组抓文化强院的理念思路,也是全院干警努力做好文化强院的目标。

  近年来,该院以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坚持“高起点、深探底、广整合、全覆盖”的工作路径,积极倡导先进、文明的司法理念和管理手段,精心“用法治文化促公信型法院建设、用制度文化促规范型法院建设、用精神文化促励志型法院建设、用品牌文化促创新型法院建设、用典型文化促争创型法院建设、用成长文化促学习型法院建设”,努力以法院文化促进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和司法公信力提升,全面推进文化强院建设。

          以法治文化促公信型法院建设

  2012年,该院审理各类案件24000余件,在保持办案效率提升同时,服判息诉率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近3年,该院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法院”、“无信访积案先进法院”,收到锦旗、表扬信1300余件(幅)。

  这一系列成绩,是该院公信力不断得到提升的有力见证。然而,公信力的提升离不开该院的法治文化促进作用。

  “司法的权威,不取决于审判台的高低、法袍是否威严、法槌是否响亮,归根到底要看人民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为此,该院“围绕审判抓文化、抓好文化促审判”,不断强化审判执行工作本身就是法院文化的科学理念,教育广大干警把执法办案的过程升华为创造和传播法院文化的过程,做到审判执行工作开展到哪里,法院文化建设就延伸、跟进到哪里。引导干警树立正确的法律观、规则观、公正观和司法质效观,将人民司法的工作理念、论证说理、关爱理解、温暖体恤活化为每一个判决、每一次调解及干警的言行中,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内心关切和新要求、新期待。

  为提高案件质量,该院着力抓好“精品庭审、精品案件、精品文书”等“工程”,发挥好精品示范效用。实际工作中,该院庭长带头示范开庭,先后邀请律师、基层法院法官、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观摩点评,切实将庭审活动由法官主动转变为控辩审三方互动,一批规范庭审行为、强化庭审职能、提升庭审质量的鲜活举措转向长效机制;进一步细化精品案件标准,激发审判人员创精品意识,分类实行一审案件集中审理制,一批审理程序规范、裁判结果精准、社会效果良好的精品案件脱颖而出;围绕精品文书评选标准,一线法官坚持有理有据裁判,更加注重说透事理、说足法理,一批判得公正、判得明白、判得服气的优秀文书赢得了同行赞誉和社会认同。此外,全力做好“庭审评查和裁判文书评查”活动,开展优秀裁判文书评比,健全“庭室自查-案件抽查-专项检查”的三层级评查体系,评查、检查案件4730余件,推出11期两评查专刊,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评查建议”。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代表着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期望和要求”,为此,该院虚心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他们定期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到院视察工作、旁听庭审,对案件审理的实体和程序及法官工作作风、纪律、效率等进行监督;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跟案执行,监督执行工作,增强审判执行工作的公信力。此外,定期走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主动征求代表委员们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对他们的意见或建议,件件由承办人电话或当面向他们讲明有关法律依据,做好解释工作。

  该院还以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为契机,举办公众“开放日”等等,加强内外部监督和权力制约,全面促进阳光审判。他们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交流,引导媒体客观公正报道和评论,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强新闻发布,通过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网络直播等举措,及时将法院重大活动和重大案件的审理情况向社会公开,提升法院工作的透明度。此外,该院近年先后对司法便民为民工作进行了广泛报道,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帮助百姓增长法律知识,防范化解纠纷,赢得社会认可和群众赞许,树立了法院公正高效司法形象。

          用制度文化促规范型法院建设

  “各项规章制度,虽然让人感觉工作生活中有所束缚,但理解并习惯了就好了,反倒觉得是对干警的爱护,工作起来更加有章可循了”,这是该院民二庭审判长胡新华遵守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切身体会。

  “文化是一种软约束、一种内在的约束、一种无形的、更高层次的约束”,为将正确的规则观、公正观和司法质效观根植于内心,该院严格规范司法职业礼仪,约束言行举止,建设“窗口文化”,设立“共产党员先锋岗”,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活动,先后研发了“人均工作量核定机制”,完善了“绩效考核体系”和“奖惩激励办法”,逐步建立起了“制定科学、运作规范、责任严格、廉洁高效”的制度体系和“涉诉信访、质量评估、纪检监察”三位一体质量内部监管机制,并着力用制度文化的方式,让干警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认同、遵守好各种规章制度,从而不断推进法院的规范化建设。

  他们围绕均衡结案、案件质效、审判流程、拍卖评估、文书校核等狠抓长项管理,推出54期“审判管理参考”、“审判运行态势月报”,健全完善审委会评议发改案件制度,充实完善均衡结案机制、审限动态监控机制、长期未结案清理机制;细化宏观管理、专职管理、具体管理、动态管理和自我管理的“五级”管理职责,完善了以审委会为总领、以审管办为枢纽、以庭室管理为基础、以庭室内勤为支点、以职能部门为辅助的“一纵”管理举措;将最高法院31项指标和北京高院4项指标融入一线司法办案环节,形成了“人人参与管理、人人积极管理”的良好局面。

  在廉政建设方面,他们对196个岗位的300个重点风险点制定了详实防控措施,编印廉政学习读本《红线》,逐步充实完善“权责明晰、运行规范、过程留痕、全程监控”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积极探索文化育廉、家庭助廉新路;切实发挥廉政监察员、特邀监督员、审务督察员作用,与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探索建立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先后开展37次日常检查、专项督察,有力推动了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落实执行。

          用典型文化促争创型法院建设

  “创先争优当楷模”,这是2012年6月23日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市委政法委书记的王安顺同志慰问该院民三庭党支部时,对该院用典型引领创先争优工作的肯定。

  “一点红一片,多点促全面;跟着任务走,围绕中心转”,该院着力把挖掘、培养、树立先进典型的过程,变为用先进典型的感召力、人格魅力引导、激励广大干警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争创佳绩的过程。

  他们建立先进典型选树机制,制定了《关于加强先进典型培养、选树和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政工联络员制度,加大对先进典型的挖掘、考察力度;大力开展评先评优活动,每年都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办案能手等评比活动;打造“领航工程、聚力工程、先锋工程”,总结形成了“微型党课”“阳光党务平台”“党员先锋示范岗”“政治生日”“学习型党组织”等13个党建创新专题,并在全国法院首次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上作了经验介绍;把一些重要和艰巨的任务交给先进典型承办,让他们在完成任务中成长;有针对性地把先进典型放在立案、信访等窗口,或是在院内各庭室之间交流锻炼,提高他们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政工部门及时做好对先进典型的跟踪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心得,提升先进典型的自身形象。

  该院连续8年开展“结案能手”、“调解能手”、“优秀审判长”、“优秀书记员”和“法官之星”评选活动,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法官周瑞生和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标兵”白松以及全国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少年庭、北京市政法系统5个“五好党支部”等先进典型。近3年,共有37个单位、45名个人受到上级表彰, 70多项创新做法和经验被上级推广和转发。2011年,在北京市政法系统队伍建设考评中名列前茅,被评为“优秀单位”。

          用品牌文化促创新型法院建设

  “法院的摄影比赛像滴水穿石一样日积月累,像春风细雨一样润物无声,更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感召、熏陶、激励着我们”,这是民六庭法官刘洁在参观该院第十届“书画、摄影、诗文品评大赛”作品后的切身感受。

  正是这些有形有质的文化活动孕育了干警平和包容、理性严明、达仁致善的优秀品质,凝聚着干警精神家园的独特魅力。

  拥有怎样的文化生活、文化品质,影响着一个法院的发展层次和水平。“院有品牌,庭有特色,用品牌文化促进创新型法院建设”是二中院文化建设的一道风景,且已形成多个品牌。连续10年举办干警摄影、书画、诗文比赛;《二中法院报》成为全院新亮点;连续10年编辑院刊《新法苑》60余期;连续举办三届“青年文化节”,成立了模特队、舞蹈队、朗诵队、曲艺队、器乐队。 “百人合唱团”代表市法院参加北京市政法委“颂歌献给党”大型红歌会,参加北京法院系统“党旗颂”合唱比赛夺得第一名。在全国法院“法治、法院、法官”情景书画比赛中8名干警获奖,居全市法院之首。在全国法院“千山杯”诗文品评朗诵大会中摘金夺银,获奖数高居榜首。干警自行创作的《虎跃龙腾》《廉内助》等节目参加市委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调演,诗朗诵《天平颂》、音乐快板《法院文化谱新篇》、说唱组合《浓墨重彩话天平》广受好评。

  哪里就有新发展,哪里就有法院文化建设新局面。该院集中打造反映法院文化建设成果的“信息化长廊”,“凝心聚力”“水清莲香”“光影瞬间”等11块互动电子触摸屏,达到“可看、可听、可触摸”,全方位动态展示全院工作亮点。

  不断创新文化品牌,使法院文化的广阔舞台成为广大干警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大大增强了法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现在,全院审判庭都有干警“视频制作小组”,13个先进单位都有一部反映自身特色的DV专题片、一本画册和宣传图书。《文化之旅》《凝聚在党旗下》《最高位置》等电视专题片受到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委政法委领导的充分肯定。民六庭干警自编自演的《产检》,成为法院系统第一部自创“微电影”,在“人民法院网”的“微电影”频道播放。该院执行二庭“文化强庭”的经验被《人民法院报》发表,去年被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赏•读》、《民三党建》、《民四队建》、《惠风和畅》、《司法警务》等各单位创办的内部刊物都成为庭室文化中的亮丽风景。

          用成长文化促学习型法院建设

  为实现“文以强院”的目标,该院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法官”和“学习型法院”,加强各类技能培训。

  在干警队伍中培育“学习文化”,打造学习型组织,形成“立体培训”格局,举办“法官大讲堂”,开展业务培训、心理疏导和能力训练等多种活动力促学习型法院建设。在授课层次上突出“大讲堂”与“小讲堂”齐头并进,授课形式上突出“法官教法官”,授课内容上突出“共享审判经验”,选拔授课人员上突出“百花齐放”。分层培训机制日益完善,初步建立起审判业务带头人梯次化培养机制,编辑《优质庭审方法论》等系列培训教材,顺利举办54期专项专题业务培训,专业培训、重点培训、岗位练兵相结合的培训工作格局日趋完善,初任培训“双带教机制”被市委组织部重点推广。

  2012年,该院先后有12名院庭领导和审判长带头开讲,邀请二炮文工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东方歌舞剧院等的几十多位资深培训师来院辅导,开展了“DV”“PPT”制作、摄影艺术、曲艺说唱、合唱、朗诵、健美、舞蹈、器乐等训练,一支涵盖老、中、青三代干警,结构科学、布局合理的法院人才队伍日益壮大。

  在此基础上,该院每年召开干警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根据特长爱好,制定“人才成长储备计划”,及时维护和更新“法院文化人才库”;广泛开展司法调研活动,2012年先后挖掘总结了五梯次调解法,制定了《合议庭工作规则》,公开出版6本“经验与逻辑”系列丛书,先后有25篇学术论文、司法统计分析、司法建议在全国法院及北京法院评比中获奖,多篇调研报告被中央政法委《政法动态》、新华社《内部参考》刊发,连续11年被评为“北京市法院调研工作先进单位;深入开展法院文化调研,组织力量编辑了“法官文学”“法官文艺”“机制汇编”等《法院文化》系列丛书。

        用精神文化促励志型法院建设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江山锦绣,大道昭彰,路在前方,万象在旁!我们二中院人的壮怀激烈,如天风浪卷,如海山苍苍,忠诚于党,服务人民!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辉煌!”这是该院建院十五周年时,100名老、中、青三代法官代表共同朗诵院史《岁月如歌》中的诗句。

  这一年,该院总结提炼了二中院“四种精神”,即“公正廉洁的公仆精神、务实进取的创新精神、和衷共济的团队精神、拼搏奉献的敬业精神”。四种精神积累和沉淀了该院建院以来,全院人传承忠贞不渝的坚定信念、感恩奉献的优秀品质,以维护首都稳定为第一责任,以全国一流法院为奋斗目标。

  此后,该院又先后在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人民法官为人民”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总结提炼了“尚法、明德、励业、博学”院训,编写了1152字的《院训三字经》。

  此外,该院结合重大时代课题,每年都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演讲、征文比赛,“群众的声音 行动的方向”、“严格责任 强化管理”、“颂歌献给党 青春展风采”等系列演讲及主题比赛等活动,成果丰硕,编辑了《先锋之歌》、《青春之歌》、《堡垒之歌》等36本宣传图书,凝聚全院干警的共同理想与信仰。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院的法院文化建设得到全院干警的广泛认同,“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抓文化就是抓队伍、抓文化就是抓质效”的浓厚文化氛围已在全院形成,较好的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强院、以文促审、以文惠民”的价值目标。近3年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法院”、“首都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全国法院‘两评查’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法院司法公开示范单位”,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法院文化活动基地”。文化强院工作的开展,推动了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和司法公信力的有力提升。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