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 张枫
2015-03-03 07:33:43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二版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长张枫。

  我和许多同事一样,都是我们邹院长的粉丝,超级粉丝。邹院长在长宁法院的4年,对我们而言,是重拾梦想的4年,是重燃激情的4年。

  2008年6月25日傍晚,我在窗边放松心情准备下班回家,正好看见楼下一个陌生但却挺拔的身影,显得那样自信,充满了干劲。我心想,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那位博士院长?同事们的谈论,证实了我的想法。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邹院长是在一次座谈会上。那是在2009年,邹院长针对青年干警召开了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座谈会。会上,他就像洞察了我们的心里一样,和我们讲起了“职业生涯的七年之痒”。

  我那时已经在法院工作了15年,按照时间来算,已经是双倍的“七年之痒”了。虽然我的办案绩效一直不错,但就像个车间操作工,凭着经验和感觉办案子。理想早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那天,我第一个发言,如实讲了心里话。邹院长很赞赏我的直率,他说,年轻人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自己能不能坚守梦想。有时候,不是机会没有眷顾你,而是你自己迷失了方向。

  他的话句句打在我心上,我感觉自己被一枪打中了。从那天起,我和许多像我一样的同事们,仿佛又有了再冲一下的渴望。

  邹院长也似乎看到了我们情绪的变化,一有机会就和我们一起讨论案件,交流心得。他常常提醒我们:“法官不应该是冰冷的法律适用机器,而是一个充满人文品格的司法者。我们要学会运用心理学方法,让司法过程充满亲和力,这样有助于提高群众对司法的信心,并推动法律信仰的形成。”

  有一次,民三庭顾鸣香开庭审理一起因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被告认为是楼下的原告故意找茬,情绪非常激动,导致庭审程序无法正常进行。邹院长不声不响地坐在下面,低头听着。

  顾鸣香有点紧张,她安抚了一下当事人,便宣布休庭。庭后,邹院长提醒她,被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情绪,可能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案件本身。为此,顾鸣香进行了实地调查,不但查明了漏水事实,还了解到被告是个典型的自我中心主义者。于是,在邹院长指导下,她调整了策略,通过家人配合,引导被告换个角度看问题。被告很快接受了自家漏水事实,案件得到顺利调解。

  邹院长闻讯后很高兴,他让顾鸣香把这个案子写成心理学案例,收进了他主编的《法庭上的心理学》这本书。这让顾鸣香收获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方法多,善于改进工作机制,这是长宁法院很多人对邹院长的印象。到长宁法院后不久,在大量旁听了大家的接待后,邹院长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当事人来到法院得不到妥善的接待,于是情绪事件不断发生,最后矛盾加剧,与法院形成了对抗。

  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低级错误”,他要改变这种状况。于是,他推出了《群众接待场景65例》。这65例包含了立案、审理、执行、信访等程序的各个环节,大到群体人员在立案大厅聚集,小到当事人要求修改笔录,事无巨细,每个都列出了正确的做法,并予以说明理由。

  这个场景65例,就像一面面镜子,让我们每个人检讨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也让我们在接待群众时,多了几分自信和从容。

  2011年我经过竞岗,成为民一庭副庭长,分管诉调对接中心。那段时间,有一些当事人和律师投诉,认为诉前调解效率不高,浪费时间。邹院长就问我,难道真是他们不愿意配合调解工作吗?我们的解释工作做到位了吗?如果不到位,当事人和律师当然会不理解、不满意。他要求我们用短信服务的方法解决问题。

  于是,立案后我们就发送两条短信。一条告知调解员姓名,并承诺调解员将会在两个工作日之内主动联系;另一条则是介绍我们的诉调对接中心以及调解员,并附上宣传语“我们用心为您创造美好生活”。

  同时,邹院长还安排所有接待人员前往银行、酒店学习现代礼仪规范,他说:“我们要用5星级的服务,换得大家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没多久,一位律师写来表扬信。他感慨,他是第一次接到法院发送的短信服务。法院这么尊重律师,他很感动,而且案件也得到了这么专业化的调解。

  这封表扬信让我深深感到,邹院长说得对:一个人,一个团队,只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用心做事,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邹院长还十分注重激发我们每个人的职业价值感,他对很多人说:“我始终有一种使命感,只要我在长宁法院一天,我就要让干警与法院共同成长。”

  少年庭顾薛磊精心审理未成年人案件得到当事人表扬,邹院长亲自批示予以鼓励;执行局张青撰写了自己的办案故事,邹院长便在自己的微博上予以转载;接线员吴理凤耐心接听当事人的来电,邹院长在一旁静静聆听。

  2010年,在邹院长的倡导下,长宁法院组建了“小教员团队”,开办了法官论坛,很多法官走上了讲台。

  我第一次讲的是“我学九步法”。面对台下的20多人,我很紧张,结束后感到胸闷气短。但邹院长却肯定了我的表现,并鼓励我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整理出来,与更多的人去分享。

  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和其他教员不断地在实践中成长。如今,执行局的谢寿山主讲心理学,少年庭的钱晓峰主讲少年审判,而我则主讲邹院长的《要件审判九步法》。我们每个人在传播法治梦想的同时,也收获着传道者的快乐。

  在邹院长的带领下,我越来越喜欢现在的自己,我找到了工作的价值,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认真地做一件事情,原来是这么快乐,那些遇到的困难和经历的磨炼都成了我追梦途中的珍贵体验。

  4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邹院长意外去世后,我突然发现,那些年我们淡忘的理想,在邹院长的指引下,已经慢慢融成我们心中的信念。他力推的人文关怀、可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渗透到长宁法院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

  每当我看到文化墙上那一张张退休法官微笑的照片,每当我看到一个个年轻干警自信满满地忙碌在各自岗位上,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邹院长那挺拔的身影,耳边响起他的话语: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是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每个人的生命长度都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生命内容是可以自己选择的。邹院长走得早,但他却活出了生命内容的厚度和强度。他用他的生命告诉我们:一个懂得尊重职业的法官,才能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个拥有正确价值观的法院,才可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个世界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孙剑岚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