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
2020-09-10 08:50:5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肖新征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人民法院责无旁贷。如何能够精准对接融入、体现司法特色,需要人民法院主动作为,聚焦关键,大胆创新,笔者认为要着力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用心发力,务求实效。

  一、扭住“关键处”,精准办好涉营商环境案件

  人民法院要围绕主业主责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就是抓好涉营商环境案件的办理。一是精准甄别涉营商环境案件。认真对照全国已在实施的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要求,将与法院工作有关的指标进行细化分析,确定涉优化营商环境案件范围,具体到案由,在立案时就在审判流程系统中对这些案件进行标注,在相关办理、执行环节对案件承办人进行提醒,引导其将更多的办案精力投入到涉营商环境的案件中,努力在案件办理中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二是创新案件审理模式。针对涉营商环境案件的合同相对规范、案件要素集中的特点,广泛采取要素式审判,制作表格式、令状式判决书,让当事人对文书内容能一目了然,促进案件快速办理。三是要强力解决送达难。涉营商环境案件多为合同案件,存在被告多且经常避而不见的问题,对此进一步加强简易程序电话送达、电子送达使用,规范送达程序,做好录音、交谈笔录整理,提升首次送达成功率。四是强化案件质量监督。强化类案检索,适时发布典型类案或类案操作规范,统一裁量尺度。邀请专家学者、社会公众参与涉营商案件卷宗评查,抓好上诉案件、发改案件等重点案件评查、问责,确保优质的案件质量。

  二、抠准“时间点”,实现涉营商环境案件再提速

  一是对涉营商环境案件,严格控制案件审理执行期限,严格案件延期审批。二是多元化解机制再完善。加强和解、调解、公证与诉讼有机衔接,提升多元化纠纷解决的行业化、专业化水平,通过非诉方式有效降低涉营商环境案件诉讼成本。三是信息化应用再加强。全面推行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电子送达和执行网络查控,提升审判执行工作智能化水平,强化司法行为的监管,增强司法透明度。四是执行方式再细化。加大执行力度,快速实现胜诉企业的权利。同时,秉承善意司法理念,对资金紧张但仍积极运作经营、不属于恶意逃避还款义务的企业,坚持不超标的查封、不查封空账户,积极协调债权人,从发展角度化解纠纷,确保各方利益最大化。

  三、画好“延长线”,延伸职能切实保障良好营商环境

  一是强化涉企法律风险研判分析。要对涉营商环境案件进行分类分析,充分发挥司法大数据的作用,为党委、各类企业提供法律风险的预警、预测、预防。针对在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促进相关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杜绝工作漏洞。二是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要全面走访各类企业,听取工商联、商会、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改进工作,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推动形成企业家健康成长良好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三是增强法治宣传针对性。围绕企业经营中如何减少法律风险开展专题讲座,利用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与相关机构一起为企业改制、重大经营决策等问题提供法律咨询,引导企业把法律风险控制关口前移,实现从“事后维权”到“事先预防”的根本转变,推动企业规范自身行为,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刘泽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