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四川叙永县两河法庭纪行
2004-09-08 11:03:0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赵兴军
  人最需要什么?不是金钱、名利、地位,而是一种精神。人呀,就活一种精神。这是我跟随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时小云,7天暗访14个山区人民法庭后得出的结论。

  6月23日中午12时7分,是我们一行5人在地处国贫县的叙永县法院听取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后,趋车赶到距该院20公里开外的两河人民法庭的时间。说实话,我们去的最初目的,只是想看一下该庭是否搬入新的审判庭办公,了解一下法庭工作情况,并没有指望有什么感人事迹发生。

  到新修建的审判庭一看,心都凉了半截。由于叙永法院经费困难,已修好近一年仅100多平方米的审判庭仍以毛坯房的形式存在。时值小雨淅沥,水泥 抹的墙面斑驳,倍感凄凉。

  时院长叹了一口气,说:“我们还是去法庭看一下吧,两河法庭是全省、全市老先进,办公条件却如此之差,我们也有责任哪。”我的心里很不情愿,有点埋怨时院长把时间抓得太紧了,12点过了还没有吃午饭的意思。

  顺着镇政府院坝侧的台阶,向下走了约摸100余级,远远看到一栋年久失修的五层楼房,一门洞前挂着一块字迹若隐若现的牌子,只有“人民法庭”四个字还有能见度。一扇窗户洞开,可见窗内之事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脑袋,以俯首的姿势,似在奋笔疾书。由于法庭门开在侧面,进得法庭办公室后,他们才发现我们的到来。一约莫四十开外的男同志放下手中笔,忙问我们有什么事需要办理,态度甚是可亲。待我介绍完一行人后,二人忙站起身来,表示歉意,说,不知道时院长要来视察工作,没有迎接,失礼了。他倒茶水被时院长谢绝。二人在那里站着,手脚失措,恭敬有余。

  由于法庭整个只有三张椅子,时院长便要求二人与他坐下聊聊。在他们的摆谈过程中,我的好奇心趋使我走向他们共用的60年代的办公桌。不看倒罢了,一看便脸有愧色。一个桌上放的是没有写完的判决书,一个桌上放的是正在修改的调解书。都中午12点过了,他们还在埋头写法律文书。其工作作风是实实在在的,全然不是作秀,因我们既没有给叙永法院说要到两河法庭,也没给法庭人员打过招呼,纯粹是暗访,突击检查。我自个呢?。两相比较,感动莫名,羞愧难当,自责不止。

  摆谈中得知,约莫四十开外的男同志名叫杨传彪,现年39岁,显老,系两河法庭书记员。也许,有人正纳闷我为何要不厌其烦地介绍杨传彪的基本情况:39岁的书记员有什么好表达的?有这个疑问是正常的,因为我当时也有点小瞧他,我不济也是中院办公室副主任了,何况他年龄比我大8岁,应该更有“出息”一点的。

  我的感动源于他的背景资料。杨传彪在1997年便已当上该县枧楷乡乡长了,堂堂正科级领导干部,加上系苗族,前途应是看好的。这7年时间里差一点说,弄个乡党委书记当当是不在话下的。但他却主动请调到法庭工作,从正科降为科员,从乡长的“发号施令”转为记录庭审,干审判辅助性事务工作。他的妻子在60里外的一乡镇工作,由于无法调到两河,他每月只好坐农用车去团聚一次。由于自个原先学的不是法律专业,杨传彪考了三次都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只能当书记员。

  在法庭办公室后面小屋子的一张木床上,堆着厚厚几本司法考试资料。杨传彪说,他今年的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司法考试,实现自己当法官的梦想。

  我问他后悔当初的选择不,杨传彪脸上没有苦笑,神情坦然,说了句与他不爱说话的性格极不相称的话:“我知道我需要什么,所以我知道该干些什么。”话带哲理,更显质朴。

  当日12时57分,我们在一家小饭馆里午餐,我用茶敬了杨传彪三次。时小云院长以上厕所为借口,悄悄去把饭钱结了。

  我敬茶,缘于感动。时院长买单,也是缘于感动。法庭同志见时院长掏钱慰问他们,不住道谢,更是缘于感动。
责任编辑:薛勇秀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