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2005-03-10 09:30:1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倪寿明
  “认真落实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要求,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审判和其他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循着这样一个脉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向全国人大代表展开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文风朴实,言简意赅,全文八千余字,为历年最短。

  这是一份充分展现司法成果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与政府工作报告不同之处在于以报告去年工作为主要内容。全年的工作报告以一连串的数据,说明了“析疑断狱,定纷止争”的艰巨努力。特别是充分运用司法统计数据,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去年787万多件案件所反映出的审判工作的形势、特点和变化,清晰地展现出来。这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方式,也体现了司法工作严谨的风格和务实的特点。

  这是一份充分体现法治精神的报告。当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利益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多的时候,人民法院把维护稳定的工作抓得更紧更实,努力通过司法手段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竭力避免局部的个别利益冲突转化为社会性冲突。人民法院审理的几百万各类案件,每件都包含着矛盾冲突,都涉及当事人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都涉及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依法确认和妥善保护,都涉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惟有严格依法处理,才能实现法律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21件司法解释,件件体现着为统一司法标准的努力;所采取的各项工作措施,项项表达着维护司法公正的精神;所安排的审判工作重点,个个都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节拍。

  这是一份充分体现司法为民要求的报告。落实司法为民23项具体措施以及细化的实施意见是去年全国法院工作所展示出的一大亮点。“进一步完善司法救助办法,全年实行司法救助的案件263860件,共计减、缓、免交诉讼费的金额共10.9亿元,分别上升15.6%和3.1%”。一连串数字的后面,都带有惠民利民的“含金量”。类似的措施其实还有更多,比如为了进一步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当事人因行使权利或者履行义务不当而带来不利的裁判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统一适用的《人民法院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起到了便民、利民和护民的作用。

  这是一份充分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报告。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的社会,必定是可以有效化解矛盾的社会。探索建立矛盾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正是去年全国法院工作的又一大亮点。各级人民法院审结的各类民事案件中,诉讼调解结案的133万多件,调解结案率31%,许多基层法院调解结案率达70%以上。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宋鱼水忠实履行审判职责,被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称赞是“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她被列为全国执政为民的先进典型,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作为第一批典型推向全国。她是人民法官的杰出代表,她所办理的许多案件都成为司法工作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生动示范。

  这是一份充分体现求真务实的报告。这份报告从加强审判和执行工作到加强审判监督和指导,从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到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谈成绩实事求是,讲问题切中要害。一年办结787万多件案件,整个系统28万人,各种主客观原因交织在一起,难保哪个案件不出问题,难保哪个人不出问题。关键在于对现实问题作清醒、准确的判断,并且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我们相信,面对困难和问题,面对挑战和考验,在党的领导下,有人大的监督和政府的支持,人民法院一定能够破解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道难题,发挥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司法保障作用。
责任编辑:漆浩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