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破解执行难的一大举措
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正在发挥大作用
中国法院网协助开发出色完成受到好评
2007-03-12 10:59:4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宗 边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1月1日起在全国法院正式运行的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仅两个多月时间,就收集各级法院新收执行案件40万件。作为构建国家执行联动机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及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的一项重大举措,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正在发挥其作用。有关人士评价说,该系统执行流程信息的功能设计详细,使每一个案件的执行更加规范化,实现了执行流程信息的数字化和执行卷宗的数字化。而这套系统的程序开发、维护都离不开中国法院网技术人员的努力。

  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建立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暨国家执行联动机制,有效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解决执行难,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中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

  2005年1月初,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办公室组织四级法院的执行法官和中国法院网着手研究开发国家执行联动机制的基础平台。

  项目进行一开始就遭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从当初设想的单纯的向社会发布执行信息变成了要管理整个执行过程,项目升级,流程变得非常复杂困难。而且因为全国各地法院案件执行情况均不相同,缺少统一的标准,因此仅前期的调查研究项目分析就用时5个多月。方案几易其稿,最高人民法院要求软件完成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软件也越来越复杂,已经大大超出了原来的估计。

  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中国法院网技术开发人员未等设计方案定稿,就一边参与讨论修改方案,一边进行程序开发,仅用4个月就完成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法院执行联动信息网的软件编写工作,并通过验收。

  之后,中国法院网又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软件系统的维护调整和修改,还设计了数据中心的硬件方案,并有专人负责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安装配置和维护。

  据了解,像执行信息管理系统这样复杂多变的项目,从项目调研、方案论证到软件开发完成,正常需要16个月以上的时间。而在中国法院网技术人员平均每日工作14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努力下,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就按时交付软件,整个系统包含179个数据表、1125个数据信息项目,系中国法院网最大的软件开发项目。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士说,执行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显示出目标清晰明确、信息全面丰富、信息查询及时、信息准确权威、数据统计及时准确、该系统技术起点高等特点,操作简单,可以同时覆盖全国四级法院。而且,从目前该系统运作情况来看,系统符合执行工作流动性强的特点,并为与其他机关实现相关信息共享提供了数据平台。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