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千千结 我来轻轻解
——北京朝阳法院片区法官工作见闻
2011-10-14 08:42:2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陈冰 鲍雷
法官和人民调解员在当事人家中调解纠纷。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案件数量剧增,2007年,该院受理各类案件46781件,2010年该院受理各类案件已达58060件,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方便群众诉讼,提高辖区群众法律素质和青年法官做群众工作、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该院推出片区法官制度。

  2007年以来,朝阳法院7个人民法庭46名片区法官共巡回审理案件278次,指导人民调解192次。与此同时,片区法官们通过法律讲座、咨询等形式对万余名群众进行了普法宣传。

  愁了几个月的烦心事法官一下午就给解决了

  今年“十一”准备结婚了,此刻,龚建茹却皱着眉头,坐在他保利社区5号楼105室的新房客厅里,看着对面墙上斑驳的水痕发呆。在他的正上方24层2405室,白建刚在客厅里踱来踱去,不时地把手中的香烟送到嘴边,狠狠地吸上一口。烟雾中,那满脸的胡子茬就像刚被割草机割过的草坪。

  保利社区是个两限房社区,位于朝阳区常营乡,是京东保障房项目中的一处。

  今年初,38岁的龚建茹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企盼已久的钥匙。几个月后,房子装修好了,家具也进得差不多了,放放味儿就等着接新娘住新房了。看着漂亮的新房,小龚美美地笑了。

  这天,小龚带着女友和双方父母亲友参观新房。

  70多岁的老太太兴冲冲地推开了门,一只脚刚踏进房门,“扑通”一声,老人结结实实地摔在了地上。大伙赶紧把老人扶起来。老太太缓过神,看了看满地是水的新房,摸了摸湿漉漉的屁股,什么也没说,拉着女儿转身就走。

  在物业的帮助下,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排查,小龚找到了漏水的源头——2405室的壁挂炉。装修时,24层的业主在烟道上打了孔,本是想走煤气管道的,但后来没有用。装修好后,业主白建刚就把房子租了出去,而那两个孔还静静地挂在烟道上。租户为了方便,把旁边壁挂炉的减压排水管伸进小孔,排出的水给小龚家来了个水漫金山。

  9月21日下午,朝阳法院双桥法庭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副庭长吴岩正在翻阅上午开庭的卷宗。他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已近2点。收拾了一下卷宗,吴岩拿起一个案卷袋,下楼,跳上了等在门口的警车。

  20分钟后,警车在保利小区门前停下。吴岩下车,听等在小区门前的几名人民调解员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情况后,一起敲开了龚建茹家的门。

  “您好,我是朝阳法院双桥法庭法官吴岩。”吴岩微笑着点了点头。

  “您好,我是人民调解员李文华。”法官身后站着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高个老人,纵横着沟沟坎坎的脸上趴着副细框眼镜,倒使这位老人显得更加精神。“这几位也是人民调解员,我们今天是来解决您和楼上的纠纷的。”

  “哦,快请进!”小龚愣了一下,赶紧把法官和人民调解员让了进来。

  “我招谁惹谁了,新房被泡成这样。您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小龚一边带法官查看房子被毁损的情况,一边诉苦。

  “别着急,我们这不是来处理你们的事了吗?你也退一步,少要点,早点把事儿解决了。”李文华安慰他。

  法官和人民调解员接着来到24层,开门的正是白建刚。

  一进门,吴岩直奔厨房,很快便找到了烟道上的两个小孔。

  “孔是我打的,可我并没有用,房子早就租给了别人,我一天也没住过,现在让我赔,我冤死了!”白建刚也一肚子委屈。

  白建刚跟着法官来到小龚家。“今天大家能坐在这里,说明你们都有解决问题的诚意,你们来自不同地方,现在能够住在一个楼里,那就是缘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都退一步,各自让一点,早点把事情解决了,以后还是好邻居。”李文华开始做双方的工作,“小龚,你先表个姿态,说个底价。”

  龚建茹双臂抱在胸前,低头想了想说:“16000元,精神损失就算了,这是最低价了。”

  “他已经做出挺大让步了,原先说的7000元精神赔偿也不要了,他家的损失你也看到了,小伙子婚都结不成了,也都不计较了,你是不是也应该多让让,再多赔点。”李文华又劝白建刚。

  “8000元!我只能出这么多了!”白建刚很坚定。

  劝了半天,双方仍不肯退让。看调解被僵住了,吴岩站起身,拍拍小龚的肩膀,把他叫进了卧室说起了“悄悄话”:“你家的损失我都看了,哪值那么多钱呀?要是到法院审判还得来回跑,麻烦不说,你主张的数额不得鉴定呀?又要花鉴定费,又耗时耗力,而且也绝不可能你要求多少就鉴定出多少。如果你不鉴定,法庭就认定,你家的这种情况判不了多少的。听我的,退一步早点解决,赶紧结婚。”

  “说实话,我也不想总耗着。”小龚有些动摇了。

  “年轻人结个婚不容易,一辈子就这一次,婚房还被泡了,婚期也得推,你说他心里得多难受呀,你做老大哥的,多赔一点,就当为他结婚出的份子钱,回头他办事请你喝喜酒不结了吗?”“人家老太太摔了,都没归咎你,这楼上楼下还要经常见面的,多赔一点,买个和气,和气生财嘛!”客厅里,人民调解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对白建刚展开了“攻势”。

  “大伙都这么说了,那我再提高点儿。”白建刚也松口了。最后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12500元。

  随后,人民调解员把两人带到小区大门旁一间挂有“朝阳法院双桥法庭片区法官工作站”牌子的“门脸房”。这是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正对着门的墙上“你有千千结我来轻轻解”的牌子格外显眼。几分钟后,人民调解员制作好了调解书,两人在《人民调解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今天本是打算和他死磕到底的,没想到这么多人来调解我的案子,我也不能不给大家面子,案子结了,我的心事也了了,谢谢了!”白建刚说。

  “愁了几个月的烦心事法官一下午就给解决了,收拾好房子,准备结婚!”拿着调解书,龚建茹笑了。

  说不出的感谢

  讲述人:曲坚 安贞医院护士 左家庄北里37号808室业主

  曲坚是个安静、有些腼腆的男孩。9月23日,在朝阳法院亚运村法庭的一间调解室里,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我今年27岁了,为了我的婚事,父母举全家之力给我在单位附近买了一套3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还没装修好,楼上就开始往我家漏水。我上去找他们,可这家的房子租出去了,让我找业主。我给业主打了很多次电话,不是号码错了就是没人接,一直找不到他人。为了解决这个事儿,我找了家委会、人民调解员,希望他们能帮我解决,可他们都说,可以调解,但必须双方到场,找不到对方人,他们也没办法。能找的我都找了,我还打了110,找了我们那儿的片警,他们也处理不了,大家都建议我找法庭,说我们这儿有社区法官,可以帮我解决,建议我起诉对方。

  开始我一直没找法庭,我觉得这点事犯不着,邻里邻居的,能把问题解决就行了,要天天告来告去,别的事就不用干了。我看电视上法官都是穿着袍子坐在台子上,然后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开一次庭、两次庭,最后还要择日再审,麻烦不说,那种气氛让我感觉挺别扭的。所以,不是实在没办法,我是不会来法庭的。

  我是实在没辙,才找到了亚运村法庭。立案的第二天,法官就给我打电话,说给对方打了几次电话都没找到人,让我再给她点时间联系对方,还说如果联系不上就给对方邮寄送达。我也不懂,就说你看怎么弄就怎么弄吧。没过几天,法官就约我来调解。

  那天我来法庭,对方也在,法官听了听我俩讲讲情况,就和我们一起去了我家。法官看了我家的情况,问我要求房子赔5000元、家具赔4000元的依据是什么。我说,我也不懂,我是立案前在法庭旁边几家律所一家一家地问,后来一个律师说:“你给我100元,我帮你写起诉书。”我给了他100元,他跟我说可以多要点,然后就写了这个数。其实我不是成心想要钱,我就是想结婚,他们能把房子修修,以后别漏就行。法官做对方工作,对方同意修房,并且当场就赔了我1000元。

  没想到法官像聊天似的,十几分钟就把事情解决了。早知道是这样,我早就来法庭了!

  我觉得法官挺会说理的,我一肚子的委屈,法官几句话好像就没什么了。

  我真特别感谢法官。他们特别辛苦,每次见他们都是抱着厚厚的一大摞东西走来走去,我还看见法官的一个本子上记得密密麻麻的今天要干什么干什么。

  临走时,曲坚迎面遇上了处理他案子的法官。曲坚拦住了她,不停地说:“那天连一声谢谢都没来得及说,我真的特别感谢,我28日要领结婚证了,到时请你吃喜糖。真的特别感谢,我表达不出来,我的心情你懂的,你懂吧?”

  让法庭“跑”起来

  9月22日,星期四。今天是朝阳法院双桥法庭法官李刚到自己定点的管庄片区法官工作站蹲点的日子。

  一大早,李刚来到办公室,准备收拾一下,去位于管庄乡政府的工作站审理一起邻里纠纷。刚要出发,李刚的手机响了,打电话的正是这起案件的原告。“李法官,真不好意思,上次你来调解过后,居委会也来找了我们,现在我们两家已经商量好解决办法了,我不想告了,我想撤诉。”“好呀,这是好事,问题解决了就好,你哪天有空来办一下撤诉手续吧。”李刚说完,拿起一个本子,出发了。

  “开不了庭了,今天不是要白跑一趟?”记者问。

  “放心,不会的。”李刚自信地笑了笑。

  来到工作站,已经有不少人等在门口。李刚告诉他们今天改为法律咨询,有问题的可以向他提问。几个人跟着他进了工作站的接待室。李刚耐心地一一听他们诉说,认真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并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一个个愁容满面的脸舒展开了。

  当所有人满意地离开,已是中午12点半。

  记者问李刚刚才在记录什么,他告诉记者:“我们片区法官每周定期到工作站蹲点,每次接待了什么人、联系方式、纠纷情况都要有记录,过一两周后还要对他们做回访,了解纠纷处理的情况。”

  李刚介绍,片区法官就是将法庭辖区内的街乡细分成不同“片区”,由法庭根据“片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案件特点等,指定相应的法官进行定点联络和指导,使指导民调、普法宣传、巡回审判等工作固定化、长期化和日常化。

  片区法官制度的创始人之一,朝阳法院副院长张雯告诉记者,这些年,由于朝阳区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而相应的社会管理工作滞后,使朝阳法院的案件急速增长,案多人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同时,由于人口流动性加大,以及法官年轻化现象,这些刚出校门的法官对群众的需求“眼不明、耳不清”,加之法官和基层调解组织的沟通也不顺畅,导致工作中非常被动。片区法官制度就是要让年轻法官与所辖片区的民调人员以及相关部门建立相对稳定频繁的联系,让法官们定时定点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从源头化解大量纠纷,既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又可以提高法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4年来,片区法官制度不仅很好地实现了化解矛盾纠纷、指导人民调解、宣传普及法律和提高法官能力的效果,还为当地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措施。”朝阳法院院长李瑞翔对片区法官制度很是得意。

  “今年,我们又设立了几个固定的片区法官工作站,这些工作站就像为法庭这个马达装上了轮子,使法庭跑了起来。”张雯自豪地说,“下一步,我们准备设立更多的工作站,并且让我们这些工作站也动起来。这里矛盾少了,就把这里的工作站撤掉,哪里矛盾多,我们就把工作站设到哪里。”

  哪里的群众需要,就到哪里,这就是朝阳法院的片区法官。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