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老山英雄 今日执行尖兵
2012-07-27 14:47:3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娄霞 、陈戈
  1979年,在中国的南疆中越边境发生了一场自卫反击战,许多热血青年为了祖国的安危、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参加了那场战争。

  1981年10月有,来自河南省淅川农村年仅18岁的樊天喜应征入伍,成为驻漯某部的一名新兵。

  那时的樊天喜1米80的个头,宽厚的肩膀,浓眉大眼,一身绿军装穿在身上,更是英武帅气。这位农民的儿子从进入这座绿色学堂起,就表现不俗,各项军事技术优秀,训练中吃苦耐劳,对战友热心帮助,很快被部队特务连相中,并被培养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1984年7月17日,这个让樊天喜一辈子都凝记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由于对越自己反击战况的需要,樊天喜所在的特务连被紧急调往前线,全连上下兴奋、激动,都在忙着打背包、整内务、写请战书,连领导要求每位干部、战士都要写出自己的遗言,可樊天喜却爽快的对连长说:“连长,我没有遗言,”连长和蔼的问他:“小樊,没有什么给家里说的”,“报告连长,我家里有两个哥哥,老娘不需要我照顾,我上去就是为了赶走侵略者,没啥说的”。就这样,当时全连一百多号人只有樊天喜没有写下遗言。他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到了中越边境,樊天喜所在的部队被派往国境V5号界碑处执行潜伏任务。在那里,每位参战人员每次执行任务,自己要背60斤重的装备和食物,来往穿梭于密林、山地中间。敌人相当狡猾,在有路的地方,密密麻麻布上各种地雷。樊天喜和战友们在到达集结地,都是自己拿,砍刀开路,白天天热,穿上单衣,周身湿透;晚上天凉,穿棉袄都感觉很冷。艰苦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到的。特别是执行一次潜伏伤务要在“猫耳洞”里呆上15天,15天的时间里不洗脸,不刷牙,吃、喝全在洞里,蚂蝗、蚊子特别多,战友们编了一句顺口溜叫:“蚂蝗、蚊子多,十个、八个弄一锅”。

  夏天,南方的天气潮湿、多雨,部队配发的无线通话设备时常失灵。樊天喜和战友们在“猫耳洞”里想出了用电话线连接,通过拉线的方式来反映“猫耳洞”周边的情况。拉一次是表示没有情况,拉两下表示有情况,拉三次表示情况紧急。说到艰苦,樊天喜谈的最多的是别人,对自己他很少提起。特别是说起浪费,樊天喜是特别痛恨的。新兵方兵、王金良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干粮丢失,饿2天,在回到驻地后,一顿吃了重2斤的压缩饼干,战友们看了都害怕他撑住,坚持不给他水喝。

  1984年10月27日,那是樊天喜离死亡最近的时刻,连长王友文带领一个排在边境执行任务中,遭敌伏击,连长、排长、卫生员、通讯员4人牺牲,时任后援部队班长的樊天喜和战友们一起抬下了烈士们的遗身时,他惊呆了,连长王友文被敌炮火炸的残缺不全,他感到亲人离去的悲痛,烈士的血不会白流,全连请战,势气高涨。1985年3月,全连组织反击,樊天喜被任命为捕俘组组长,他带领五个队员,机智的绕过敌人的观察哨,引导全连找到敌特工的潜伏地点,进行了激战,在那次斗中,连队击毙敌军15名。樊天喜本人荣立个人二等功。

  在采访樊天喜的过程中,我们都想看看他的二等功的奖章,他只是轻描淡写的说送战友了,只留下一个证书。在抽屉里,翻了半天找,我们不但找到了那个二等功的证书,还找到更多让我们感到震惊的东西。

  1984年12月28日,樊天喜荣立二等功一次。

  1991年11月8日,荣立三等功一次。

  1995年12月20日,荣立三等功一次。

  1996年1月3日,荣立三等功一次……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何时归”,这是一曲《为了谁》中的歌词,在这些被人尊重的荣誉面前,我们真的记不起樊天喜和他的战友们都是什么名字,但是我们知道部队大学堂培养出的中国共产党员们为了谁。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98年,樊天喜光荣的转业了,面临着开始新的选择。

  漯河,这片养育他17年的热土,再一次选择当时35岁的他。樊天喜同志被分配至漯河市源汇区法院成为了一名执行法官。

  来到源汇区法院,面临着陌生的职业,樊天喜找到了法官和部队的共同点,那就是保护人民群众安全的,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坚决要办。

  刚开始执行案件时,老樊像一个刚入伍的新兵,身边常备一个笔记本,遇见不懂的法条,不懂的细节,总是记下来。办公室里、执行路上,总是不段的向经验丰富的老执行法官请教。在日常工作中,他热情接待每一位当事人,以自身热情接待、诚恳服务的形象,勤奋敬业,高效服务的工作形象,秉公办案、公正执法的廉政形象,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人民群众最关心自身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护,案件当事人最关心案件的执行效果。

  杨金枝,是樊天喜主办案件的当事人,案件本身十分复杂,被执行人肇事后,一直未给予经济补偿。杨金枝失去了丈夫这个农里的经济支柱后,抱着年幼的孩子来打官司,一直也得不到判决中的赔偿。

  樊天喜得知这种情况后,在法律的范围内,加快了对案件的执行,他对杨金枝说:“你放心,这个被执行人我一定给执行回来。”

  在那半个月的时间里,樊天喜带另外一名执行法官,多次到银行查询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情况。工、农、邮等专业银行查了个遍,但得到十五个银行存款单上都是空帐户。

  杨金枝本人也被深深打动,追在樊天喜的身后,“老樊,歇歇吧,你的心情俺知道,你是为俺办事的人”。

  原来,樊天喜的制服在炎炎夏日里,干了湿,湿了干,皮肤和衣服上已经冒出了盐粒。

  樊天喜不但在上班时间对被执行人情况进行排查,就边下班时间也不忘抽空拐到被执行人往常活动的地方看一眼。可是被执行人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军人弃而不舍的精神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就是申请人和同事们几近失望的时候,案件有了转机。在一次排查结束后准备回院过程中,本来可以走近路回来的樊天喜习惯性的对同事说,再往被执行人往常出现的美容店绕一次。突然车上的杨金枝和樊天喜同时盯上了路边那辆被执行人经常开的轿车。

  樊天喜用侦察兵特有冷静,迅速作出了对正开车的同事说:“中超,把车停在对面的树荫下,被执行人见过金枝,我下车盯住那辆车。”

  在美容店的门口,没有一点儿树荫,樊天喜一直站在热辣辣的太阳下,看着被执行人来开车。旁边烟酒店里的老大爷看不下去了,“同志,进来凉快、凉快吧,你都站那儿一个小时了。”樊天喜一边用手擦着头上的汗珠,一边说:“大爷,我们是法院执行局的,害怕当事人又躲我们,我就在这儿等他”。

  被执行人在屋里一看躲不过,没有办法走出屋,“我真服了你了,还是被你找到了”。

  就这样,一个长期的矛盾被化解,执行完毕,杨金枝激动的给老樊致上“执法如山、勤于为民的旌旗”。

  “勤于为民”那是对他最高的评价。今年48岁的樊天喜就是这样,在离开部队后,始终精于业、勤于民,在执行上一干就是十二年,十年被院里评为先进,为全院干警树立了榜样。他无愧于党的希望、部队的培养、人民的重托,他也忠诚的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责任编辑:马尚田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