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被几亿人念错 名都叫错咋跟哀家斗?
2012-12-28 10:36:15 | 来源:荆楚网
  日前,《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包含了常读错的字“酵”,也有媒体常会搞混的“酒驾”和“醉驾”等等,今年最热门电视剧《甄嬛传》被几亿国人念错的“甄嬛”的“嬛”字(应读xuān),因其日常实用性不高最终躲过了“十大”榜单。但是事实上,“甄嬛”的读错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各方的关注,作者回应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而语言文字学专家则认为,因领域不一样,可以宽容,但编剧导演等应尽量做到严谨,避免误导观众。

  【咬文嚼字】

  “甄嬛”被几亿人念错

  《咬文嚼字》总编郝铭鉴介绍,在评选过程中,《甄嬛传》的“嬛”字被收入年度语文十大差错,但最后专家们选择了更具有语文实用价值的“酵”等字。“相对于‘嬛’,‘酵’字经常使用,但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念错”。据郝铭鉴介绍,“甄嬛”的“嬛”字在这部电视剧里应该读“xuān”而不是“huán”。

  在《汉语大词典》里“嬛”字有三个读音,首先是与“嫏”组成“嫏嬛”,这个词读作“láng huán”。“嬛”字另一读音是qióng,孤独无兄弟之义。“嬛”字的第三个读音是xuān,用以形容女子柔美、柔媚、轻盈的风采。从剧情看,甄嬛刚出场参加选秀,轮到她时,自报闺名“甄嬛”。皇帝问她是哪个“嬛”。甄嬛答:是“嬛嬛一袅楚宫腰”的“嬛”,此音理应读作“xuān”。

  【作者回应】

  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嬛嬛一袅楚宫腰”出自南宋词人蔡伸的《一剪梅》,这首词中,“嬛嬛”的正确读法应是“xuān xuān”。这也是专家认为甄嬛的嬛,应该读xuān的理由。对此,《甄嬛传》原作者兼编剧流潋紫的经纪人山风回应说,流潋紫在创作之初,就是取嬛字的“xuān”音。

  为何《甄嬛传》拍成电视剧,嬛字读音变了呢?山风说,其实阿紫也和导演讨论过,因为大多数读者习惯读huán,而且读起来比较响亮,所以电视剧中才改称为huán了。在剧中也就只能将错就错。流潋紫本人对于《咬文嚼字》的“纠错”,则轻松回应,“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演员调侃】

  甄伯父喜欢她女儿叫“甄huán”

  对于“嬛”字的读音,甄嬛及众小主如何看?记者昨日试图联系甄嬛的扮演者孙俪,不过“娘娘”在休假,无暇回应此事。随后,记者联系了甄嬛“闺密”沈眉庄的扮演者斓曦,她认为《甄嬛传》已成为今年清宫戏的一个符号,“读huán还是xuān,只是一个名字而已。”斓曦还用沈眉庄的口吻调侃,“我们就认为甄伯父就喜欢他女儿叫甄嬛(huán)吧。”有趣的是,在剧中经常说“嬛嬛”的四郎“雍正”陈建斌,昨日也通过微博发表看法:“受教了,更多时候历史和生活都是将错就错。最终成为美丽错误。”这令网友们直呼,“连皇上都发话了!皇上说的极是!”

  【网友热议】

  皇上天天叫“真悬”,改喜剧吧!

  @停在我心中的温柔:这个字选得太贴切了,与人物的性格﹑命运很相符。至于怎么读,约定俗成的例子很多,为什么要拘泥于所谓的正确读音呢?

  @若水蝶衣与徐小菁:一个人念错,是文盲;几亿人念错,是民意。何况,多音字是念错吗?

  @雪雨山:字典改了不就行了,皇上天天叫“真悬”,改喜剧吧!

  @蛋蛋姐很淡定:人家是多音字,xuān是它,huán也是它啦!

  【专家说法】

  可宽容对待 但应提高修养

  昨日,文言文字学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云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汉语大词典》里“嬛”确有三个读音。在古代女子人名用字中,读作“huán”。但从剧情中看,这个嬛应读作“xuān”。

  不过,从语言规范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媒体形态下语言规范的刚性不一,不宜一刀切,应该有领域性,区分着力点。在有声媒体形态下,新闻类的节目规范的程度应该是最高的,作为电视剧而言,我们应该持有相对宽松的态度,允许局部的、小范围的差错,但对于有些热播的电视剧来说,由于其高收视率,受众众多,影响较大,所以电视剧的编剧、导演等需要更细心地去准备,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修养,尽量避免误导观众。

  【2012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1.发“酵(jiào)读成“xiào”

  人们常将“发酵”的“酵”误读成xiào。而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酵”字统读为jiào,不再读xiào。

  2.“爆头”匪徒咋能称“哥”

  在报道捕捉悍匪周克华的新闻中,某些媒体将其称作“爆头哥”。“哥”字是近年来的流行用语,逐渐出现滥用的倾向。称周克华为“爆头哥”,是化残忍为一笑,很不得体。

  3.“囹圄”“囫囵”相去甚远

  在法制新闻报道中,“囹圄”一词常被误为“囫囵”。其实“囹圄”原意指监牢,后引申出束缚、困难的意思。而“囫囵”是指整个,完整的意思。两个词相去甚远。

  4.女性自封“贱内”不妥

  2012年7月,大S发布一条微博自称“贱内”,网友一时议论纷纷。“贱内”是一个谦辞,旧时用于对人称说自己的妻子。一个现代时尚女性用它来自称,显然是说错了。

  5.“酒驾”“醉驾”后果大不同

  “酒驾”是指酒后驾驶,每10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但不到80毫克;“醉驾”是醉酒驾驶,指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80毫克,两者的法律后果不一样。

  6.“蒜薹”非“蒜苔”

  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薹”,是蒜、韭菜、油菜等在中央部分长出的细长的茎;“苔”,是指一类苔藓植物。有人误以为“苔”是“薹”的简化字,以致把“蒜薹”写作“蒜苔”。

  7.“皇后”成“皇後”

  在使用繁体字的场合,“皇后”的“后”常被误成“前後”的“後”。其实,“后”字非繁体字,原本有之,原指君主,引申指“君主的妻子”,和“前後”的“後”是两码事。

  8.“零”“〇”不可随意互换

  阿拉伯数字“0”有“零”和“〇”两种汉字书写形式。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用作计量时,其中“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零”;用作编号时,“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〇”。比如,“二〇一二年”常被误作“二零一二年”。

  9.“潟湖”误为“泻湖”

  在报道黄岩岛事件时,媒体多次把“潟湖”误为“泻湖”。“潟(音xì)湖”是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泥沙封堵阻泻而形成的湖,也指珊瑚礁围成的水域。因为“泻”的繁体字“瀉”与“潟”形近,导致误读误用。

  10.“兄弟阋于墙”读写常出错

  “兄弟阋于墙”语出《诗经》,原指兄弟相争吵,后比喻内部纷争。网民们在谈论时事热点时,喜欢引用“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来说明情势,但不少人不会写“阋”(读xì)字,有人误成“隙”,还有人误成“嬉”。
责任编辑:周利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