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服务,为了十分满意
——北京西城法院立案综合服务大厅“1+10”服务见闻
2013-08-07 07:28:1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宁杰 郭京霞 吴献雅
  开栏的话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司法工作提出的目标。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人民法院紧紧围绕这个目标,着力在联系人民法院工作实际、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下工夫,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为全面反映人民法院开展这项活动的情况,本报编辑部经认真策划,在一版头条位置推出“感受公平正义·群众路线在法院”专栏,特派记者分赴各地,按照中宣部提出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现场,采访各地法院牢记司法为民根本宗旨,切实改进司法工作作风的举措、经验和效果等,通过案件当事人、当地群众的亲身经历、所言所感,反映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实践。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记者亲历

  7月25日,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北京城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家住西城区新街口的吕盛柱老先生和老伴相互搀扶着,坐上了22路公交车。他们要上西城区人民法院。

  西城区商会的副会长杨秋记着,今天自己该是去西城法院“上班”。

  和杨秋一样,西城区人民调解协会会长彭淑媛也在匆匆赶往西城法院。

  此时,中国政法大学刑诉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南晨阳和几名同学一起,正略带兴奋地在去西城法院的路上……

  当事人:“怎么没有‘非常满意’?”

  9点,西城法院立案综合服务大厅的20多名工作人员已全部到岗,一天的忙碌开始了。

  杜春微笑着站在正对大门的导诉台前。吕老先生和老伴一进门,便看见杜春的笑脸。

  吕老先生说,自己是来打官司的,之前来过法院,但法官说起诉对象不对,要重新起诉。杜春关心地问,那你们重新写好诉状了吗?吕老先生说还没有,他们不会写。杜春指着大厅一侧告诉他们,这里有大学生志愿服务者,他们可以为您写诉状。

  大厅南侧,一块“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的醒目牌子下,南晨阳和3名同学正在一排桌子前给络绎不绝前来咨询的人提供帮助。吕老先生坐下说明原委,南晨阳仔细询问,弄明白了这是一起因邻居搭建玻璃顶棚引起的相邻权纠纷。南晨阳很快拟好了起诉书,告诉他复印好相关材料后,就可以去立案了。

  吕老先生和老伴在大厅的一个隔间里复印好了材料,来到立案窗口前。立案的人很多,得排队。看到是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工作人员便把他们引导到优先立案窗口,法官张哲热情接待了他们。很快,连同去旁边的窗口交诉讼费,不到10分钟,吕老先生就办好了立案手续。

  在张哲的窗口前,有一个评价器,上面有“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四项。吕老先生的老伴凑近低着头,仔细看了又看,小心翼翼地按下“满意”的按钮,自言自语:“怎么没有‘非常满意’?”

  在西城法院的立案综合服务大厅,吕老先生老伴的感受是很多人的心声。

  大厅的诉讼服务角,一位中年人正在向接待人员咨询问题。记者看到他眉头紧蹙,似乎为了官司的事火气不小。记者上前询问,虽然他还是表情严肃,但谈起法院工作他却一脸赞许——“6号窗口的法官回答我的问题不厌其烦,这里的服务是没得说!”

  服务者:我们是“灭火器”

  大厅西北侧的人民调解室,彭淑媛正在接待一名中年男子。这是上午她接待的第七位当事人。

  中年男子看上去有些烦躁,也有些忐忑,他想和儿子解除父子关系。彭淑媛耐心询问原因,中年男子支支吾吾,理由牵强。2002年从法官岗位上退休后就干人民调解工作的彭淑媛心里有了数,这很可能是为了将来以无子女赡养、没有经济来源为由,来申请一些社会保障。彭淑媛告诉他,在法律上,亲生的父子关系是没有办法解除的。

  中年男子无奈地走了。

  彭淑媛说,2007年西城法院与区司法局合作在立案大厅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当时这在北京法院是首家。对于简单的婚姻继承、邻里纠纷等民事案件,经当事人同意后,由人民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选择由法院进行确认。这样无论对当事人还是对法院,都省事不少。不仅如此,像接待刚才那个中年男子,同样的回答如果是由法官来说,本来就很焦躁的当事人可能认为这是法院在推诿、刁难,而由他们这些人民调解员来做工作,效果就大不一样。

  “起到了很好的灭火器的作用。”彭淑媛说。

  和彭淑媛一样,作为西城区商会副会长的杨秋虽然不是法官,但平时也少不了要到法院来“上班”。她的上班地点是大厅东北侧的诉调对接室。2013年,在已经建立一整套诉调对接纠纷解决体系的基础上,西城法院在立案大厅设置了诉调对接室,与法院建立对接机制的50多家单位、特邀调解组织根据需要派人员进驻,协助法院做好矛盾化解、法律咨询等工作。

  “我们有组织优势,有法院不具备的很多调解手段和途径,而法院有专业优势,可以提供司法保障,两相结合,为我们商会很多会员单位解决了不少纠纷,而且解决得很圆满。”提起通过诉调对接化解纠纷的成功范例,杨秋滔滔不绝。

  法院:提供“1+10”服务

  如今,西城法院的综合立案服务大厅已是名声在外。一些甚至不属西城辖区的群众也会过来寻求法律咨询、请求代写诉状。这里提供的司法服务吸引了他们。

  “要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得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来打官司的,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西城法院院长安凤德说。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换位思考,所以西城法院近500平方米的立案综合服务大厅提供的是名符其实的全面综合服务。

  进门,有导诉台,导诉人员询问情况后,告知去哪个窗口办理、怎么办理。如果对诉讼手续不了解,大门左侧有诉讼服务角。起诉书不会写?没关系,在大厅南侧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每个工作日都有三到五名大学生帮助解答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如果觉得自己的问题很专业,志愿者的解答还不够,还有“专家解难”窗口在等着,知识产权、劳动争议等问题在这里总能让你得到满意的回复。

  来打官司的人难免情绪焦躁,甚至有过激表现,还好这里有“心理驿站”。一个设置十分专业的房间里,有鲜花,有沙发,心理咨询师帮助当事人缓解情绪,提供心理辅导。从2009年初设立以来,心理驿站已接待近900人次,不少当事人情绪激烈地走进去,平心静气地走出来。

  案子立上了,也并不意味着非要进入审判程序,那样毕竟费时费力。大厅里有立案调解室、人民调解工作室、诉调对接室,各方力量齐聚于此,力求在诉前就把问题解决掉。

  “发生纠纷,能在法院外解决的,就尽量在法院外解决;能在立案大厅解决的,就尽量在立案大厅解决;能在审判庭解决的,就尽量在审判庭解决;能在执行庭解决的,就尽量在执行庭解决,不要再产生涉诉信访。”这是安凤德的思路。

  为此,西城法院立案综合服务大厅提供的是“1+10”的全面服务,即1个服务大厅,10项便民服务,服务包括导诉、大学生志愿服务、专家解难、人民调解、诉调对接和心理驿站等。

  结束采访,走出宽阔明亮的服务大厅,记者想,其实这个“1+10”也可以理解为:一心服务,为了群众的十分满意。

  当事人说

  时间:7月25日上午

  地点:西城法院立案综合服务大厅

  吕盛柱(78岁,退休人员)——

  我以前没打过官司,这是第一次。说实话,之前心里很发怵,不知道官司怎么打。正好一个认识的人在西城法院帮别人打过官司,他说,你去吧,在那里人家法院都会给你办好的,你就放心吧。就这样,我们就来了。我只读过一年书,没有文化,不会写诉状,但这里有代写诉状的,帮我们都写好了。一个姓傅的法官接待了我,我要复印材料,他看我年纪大,就亲自帮我去复印。本来昨天下午我要过来,法官打电话说,天气太热,你这么大年纪,还是明天上午来吧。所以我们今天上午过来的。

  法院对我们老人照顾真是好,办事很方便。

  (说着,吕老先生情不自禁竖起了大拇指。)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