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与“两面人”
2020-03-06 10:50:35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左连璧
 

  鹭鸶与“两面人”,可谓风马牛不相及。鹭鸶,水鸟也,主食鱼、蛙,因其头顶有细长的白羽,胸、肩、背的羽毛皆纯白色,又称白鹭,素白高洁、亭亭玉立的样子甚是养眼,可说是水鸟中的佼佼者。而“两面人”,即伪装者,表里不一,言行不一。这类人古时被称为“国妖”。《荀子·大略》载:“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务要“除其妖”。唐代罗隐的一首讽刺诗《鹭鸶》,硬是将这两者粘贴在了一起。

  “斜阳澹澹柳阴阴,风袅寒丝映水深。不要向人夸素白,也知常有羡鱼心。”诗的大意是,淡淡的斜阳照耀在绿树成荫的柳树上,鹭鸶头顶白色的羽毛随风摆动倒映在水中。不要再向人们夸赞自己如何如何洁白,你自己也经常有想吃鱼的念头呀!诗人以拟人写手法,明里是在数落白鹭,暗里却在讽刺那些贪婪无比而又装正人君子的“两面人”,他们道貌岸然,衣冠楚楚,但灵魂未必像衣衫那么素净,心底未必如画面那样美丽,虽然有鹭鸶“素白”的外表,但也有鹭鸶那样有捞钱财的“羡鱼心”,且比谁都严重。

  把白鹭比作“两面人”,何其精当!白鹭身上特点突出:一是外表洁白,素雅玉立。而“两面人”,哪个不是把自己装扮成清廉干净的模样。二是口中不断地自我表白:“我有多么的‘素白’与廉洁。”白鹭无论是在水中还是在岸上,无时无刻不在抖动着头顶上的洁白羽毛,更会展示其全身素白的艳美。这如同“两面人”在台上,在人前,在白天,叫喊着要廉洁从政,要干净干事,要全力为民。三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羡鱼心”比谁都重。白鹭或站在水中或立于水边,都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千方百计地弄到鱼虾来吃,这才是它摇头晃羽、展示美艳的终极目的,且永远不会改变。而“两面人”隐藏于内心深处的贪欲,从没有满足的时候。四是白鹭一旦见了鱼虾则会捕食得更欢实。“两面人”在暗地里哪个不是在折腾着捞取钱财。看来,导致白鹭和“两面人”贪得无厌的是“羡鱼心”,它像永不停歇的发动机,它会驱使白鹭和“两面人”不惜一切地向猎物——鱼儿、钱财发起攻击,且没有尽头。

  当然,鹭鸶与“两面人”终究不同。“两面人”的危害更大,为此,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时,首先是要注意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三国时魏国名士刘廙所写的《论治道》载:“长吏之所以为佳者,奉法也,忧公也,恤民也。”即长吏严守国家法令,一心为公为国,以民为本为民谋利。如何考查这三项标准,刘廙又提出了三项具体指标:户口率及其垦田的多少,盗贼发生的多少,民众逃亡叛逆的多少。应该说,这三项具体指标,完全符合治理三国那般乱世的实际与需要。借鉴刘廙的《论治道》,以对县区级干部考核为例,起码要看绿色经济总量的增幅多大,危害治安的刑事大要案的增减,生产、食品、饮水等公共安全保障措施的落实状况,民众的就业率、收入率涨幅多少等。当然,地区贫富不同,发展也有先后,统一的政绩标准,确实不好制定出来,但总能找出一些共同点来,找出一些大家都服气认可的东西来,使参与考核的群众和被考核的干部心里都有一把尺子,再经过本来就已经非常严格的一整套程序,谁行谁不行,不就一目了然了吗?还容得“两面人”出现吗?其次是要认真听一听群众对其的看法。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干部是好是坏,是廉是贪,是不是“两面人”,群众看得一清二楚,“两面人”定会在严格而有效的考核考察中,在党和人民的“火眼金睛”面前,败下阵来的。

  (作者单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刘泽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