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院全力以赴 奏响执行攻坚“大合唱”
2017-03-10 10:50:48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余建华 孟焕良
  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首批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省份之一,浙江基本解决执行难活动开展近一年来,全省法院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在各级党委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取得了初步成效。

  重顶层设计 执行格局筑基成型

  浙江各级法院紧紧盯住用两年时间在全国率先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状。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工作意见,省人大常委会作出专门决定,要求在全省构建起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大格局,力度前所未有。

  与此同时,浙江高院还与省司法厅、人行中心支行、省银行业协会、浙江报业集团签订了包含支持配合基本解决执行难内容的合作备忘录。会同省发改委细化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家发改委等44家单位达成的联合惩戒备忘录并狠抓落实,形成全省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多手段联合执行信用惩戒工作的新常态。

  为弘扬正气,鼓舞士气,充分展示全省法院执行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浙江高院联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法制报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主题宣传,组织首届全省“最美执行干警”和“精品执行案例”评选,表彰宣传10名干警和10个案例。为基本解决执行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强化全社会共同参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共识。

  重规范建设 执行力度全面增强

  为有效防范纠正选择执行、消极执行等不规范执行问题,浙江法院通过执行会诊、易人执行、交叉执行、指定执行、提级执行、执行监督、执行约谈等措施,狠抓执行规范化建设。全省法院全面应用“一人一案一账号”执行案款管理系统,实现人案款精准对应、进出账全程留痕、应发款自动提醒,减少了执行款发放等环节的廉政风险。清理案件数、清理笔数、发放笔数均为全国第一,清理总金额和发放金额均为全国第二。

  依托与银行、房产、国土等单位建立的“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全省法院共查询到被执行人款项1533亿元、房产2.3万处,让被执行人财产无处可藏。借助公安协控机制,抓获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1.9万人,让被执行人无处可躲。加强信用惩戒力度,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90万例,让失信被执行人在置产置业、投融资、高消费等方面“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严厉打击拒不执行行为,拘留1.6万人,判刑159人,有效维护了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重拳出击,开展为期3个月的夏季集中执行行动,集中突破涉群体性和社会稳定案件、涉民生案件和涉党政机关、公职人员等特殊主体案件,共执结22.66万件,执结金额333.59亿元,营造了铁腕执行的浓烈氛围和强大声势。

  重信息支撑 执行变革再上台阶

  全省法院大力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促进执行工作模式实现重大变革。运用大数据分析,探索建立涉案当事人的信用画像,在诉讼立案环节开始就自动进行执行风险评估提示。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的用户数据资源,依法在线调取被执行人的居住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向被执行人实时推送执行送达和催告文书,有效破解执行送达难问题。以跨域立案平台打通执行立案最后一公里,执行申请人在全省任何一个法院或派出法庭,都可以申请在省内其他法院立案执行案件,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降低了诉讼成本。

  传统的司法拍卖方式存在不够透明、成交率溢价率低、佣金高、周期长、廉政风险大等多方面弊病,不但损害了各方当事人的利益,而且影响到司法公正和效率。为此,浙江法院积极探索司法拍卖改革,经过准备、试点、推进、总结四个阶段,推出了借助淘宝网、法院自主实施的全公开、零佣金的网络司法拍卖机制,促进了涉诉资产价值变现的最大化。江干、萧山、越城、鹿城、吴兴等法院还积极探索推进网拍辅助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公开透明的网络司法拍卖机制,大大提升了财产处置效率。全省法院去年网拍成交率93.4%,平均溢价率51.7%,为当事人节省佣金12亿元。浙江高院以10.34亿元成功网拍一公司资产,刷新了全国司法网拍的成交记录。
责任编辑:刘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