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和谐效应——记人民的好法官宋鱼水(二)
2005-01-14 15:21:17 | 来源:法制日报 | 作者:李郁
  法官宋鱼水说:“我喜欢和谐。我觉得通过审判使社会变得更和谐,人们更真诚、友爱,是我的职责。”

  胜败皆服

  北京一家电子租赁公司,几年里打了两场官司,都是宋鱼水审理的,结果是一胜一败。后来又打第三场官司,主审法官又是宋鱼水。判决的结果是他们的诉讼请求一部分得到支持,一部分被驳回。三场官司等于胜了一半,输一半。租赁公司老板有点不服气,带着律师找到宋鱼水,非要和她“理论理论”。

  “您这是故意搞平衡不是?”老板问道。语气客气,问题尖锐。

  宋鱼水把三份判决书都拿出来,对照法律,分析案情,耐心地作出解释,一讲就是两个小时。最后,老板想通了,代理律师更服气说:“您这一说,我们真觉得赢也赢得堂堂正正,输也输得明明白白。”

  两天后,这家公司给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送来一面大红锦旗,上面写着金闪闪的八个大字:“辨法析理,胜败皆服。”

  从此,这八个字成了人们对宋鱼水办案的最恰当的评语,也成了宋鱼水不断追求的目标。

  从一般意义上讲,打官司肯定有胜败。胜者自然满意,败者自然会有怨气,不可能都服气。不管你审理得多公正。

  这是一般人的看法,更是一般法官的看法。

  前些年评比人民最满意的政法干警,许多法官有不同意见:“怎么可能做到人民最满意呢?打输官司的肯定不满意嘛。”

  但是这一看起来很自然、不可避免的现象,在宋鱼水这里根本改变了。

  经她手审理的案子,绝大多数当事人都表示服气。

  记者手中有宋鱼水经办案件的两份判决书和一份调解书,一份10页,5000字;一份13页,6500字;一份24页,1.6万字。三份文书都稍嫌冗长,但案情、当事人异议及证据、法院意见、判决依据、判决事项都写得清清楚楚,十分详尽。

  常见的民事判决书都是一两千字,有的甚至不足千字。长篇幅的判决书自然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致。

  宋鱼水说:“我认为判决书就是写给当事人看的,因此,我尽可能把应该包括的内容都包括进去,尽可能写得通俗易懂。”

  她始终遵循这样一个信条,就是,不能让当事人接受一个想不明白的判决。

  耐心谦和

  宋鱼水曾审理过一起出版合同纠纷。一位老作家因为稿酬问题将出版社告上法庭。根据案情,宋鱼水认为调解对双方,特别是对老作家有利。因为打官司费钱又费力,个人不能与单位比。但她多次建议双方调解,都没有效果。

  老作家对出版社怨气很大,但他显然对法律了解不多,开庭时只是反复就一两个问题进行阐述。尽管他遣词造句颇具诗歌或散文的味道,可车轱辘话来回说,谁听着都烦。旁听席上渐渐有人打起瞌睡,有人起身离去。可宋鱼水一直静静听着,不打断老作家的话。

  庭审进行了3个多小时,直到双方再无话可说,宋鱼水才又向双方解释了出版合同的法律规定,指出双方在合同履行中的不当之处,并再次提出调解的建议和基本方案。

  老作家听完宋鱼水的话,半晌没说话。最后,他突然表示愿意接受调解。

  “宋法官,矛盾发生以后,你是第一个完完整整听完我讲话的人。”老作家诚恳地说,“你对我的尊重让我信任你,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没打过官司的人以为开庭就像欧美、港台电影表现的那样,双方唇枪舌剑,悬念不断,高潮迭起。其实那大部分是艺术夸张。开庭,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沉闷、枯燥、乏味的,特别是当事人或律师说话??驴辗Α⒉坏靡?焓保?渭油ド笫导适歉隹嗖钍隆T谝话闱榭鱿拢?绻?笔滤?椒锤此得髯约汗鄣悖?话惴ü倩峒笆碧嵝逊⒀哉咦⒁獗硎鲆?蚪荨U獠⒉淮恚?尬降姆匣盎岬⑽蟠蠹业氖奔洹

  但宋鱼水不这么看。她说:“凡来打官司的,纠纷一般都产生很长时间了。时间长了,人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会钻牛角尖。应该让当事人把想说的话都说完,想表述的意见都充分表达了,他才可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作为法官,我只付出点时间,就能让当事人对自己的纠纷、对法律有一个清楚全面的了解,这是值得的。”

  但宋鱼水为此付出的可不是“一点”时间。她开庭常常比别的法官要多一两个小时,有时错过吃饭时间,她还自己花钱请合议庭同事吃饭。

  对宋鱼水开庭时的耐心劲儿,海淀区法院的人民陪审员金维克深有体会。

  老金今年59岁,是科技出版社的编审,任海淀区法院陪审员已6年了,和宋鱼水组成合议庭审案30多次。他说:“我是既怕和宋庭长开庭,又爱和她开庭。她对当事人的耐心真是没说的,可当事人激动起来说话没完没了,真让人着急。宋庭长从来不急,从来不生硬地制止当事人发言。我从她身上看到了重要的品质,就是对当事人的尊重。”

  这一点海淀区法院的法官也都服气。有的法官坦言,这种特质如果没有对当事人的充分理解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是无法做到的。

  调解高手

  2003年,宋鱼水接手一件商业侵权案。一家生产工程控制机械的公司的正副总经理王某和张某原来是同学,两人合作开办企业很成功,企业由小到大,发展前景看好。可偏偏成功时张某对利益分配不满意,离开了原来公司,另开公司自己干,产品却和原公司的相同。原公司老总王某认为张某侵犯了自己的商业秘密,而且在原公司时还有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财物的嫌疑,于是便向公安部门举报了张某。张某遂被刑事拘留。接着,王某又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法院冻结了张某公司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了张某的汽车和房产。

  这些都发生在2002年夏天。

  经审查,检察机关认为张某不构成刑事犯罪,对他作出不予起诉决定。这时,张某已在看守所里关押了半年。出来后张某上法庭应诉,看见王某,可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不顾法庭秩序,大骂王某。王某也不甘示弱,恶语相向。当时两人情绪失控,如不是宋鱼水严厉制止,两人几乎动手打起来。

  就是这样两个水火不相容的人,宋鱼水竟能调解成功,让双方和好如初,并重新携手合作,俩公司并成一家。

  听到这样的结果,连原被告的律师都不敢相信。

  原告律师何畏说,这案子复杂程度让人难以想象,光原告提交法院的证据就要三四个棒小伙抬过去。原被告双方都对对方伤害很深。宋法官既分清是非,又调解结案,并使双方重新合作,简直是个奇迹。

  没有人知道宋鱼水为此付出多少心血。而且只付出心血也不一定有效果,还要有高超的说服人的技巧。

  据何畏律师了解,宋鱼水找原告王某谈话多次,从分析他与张某合作的过程,指出他们之间存在的法律意识不够、合作合同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指出双方都存在过错,指出合作的光明前景。直到写好判决书后,还又作了多次调解,最后才调解成功。

  人们打官司或缠讼不息,很多时候就是为了一口气,如果法官能恰到好处地使当事人消掉这口气,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要做到这“恰到好处”何其难呀。

  人民陪审员金维克说,宋庭长倾听当事人的发言,不单是尊重当事人,其中也分析当事人心理,找出当事人存在心理疙瘩的症结,因此她才能对症下药,让当事人服法服理服气。

  宋鱼水调解案件成功率高在北京市法院系统是有名的。海淀区法院的马秀荣法官说:“宋鱼水是调解案子的高手,调解在她那儿已经变成了艺术。”

  在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对判决心存不满,法庭上法官可以要求当事人发言简明扼要,在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拒绝调解时法官可以做一点工作,或不做工作就作出判决,是很正常的,没有错误。

  但宋鱼水不满足这一点,她有更高的追求,她把审判当作社会和谐的调节器。但这一切并不是她刻意做出来的,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

  “我喜欢和谐。我觉得通过审判使社会变得更和谐,人们更真诚、友爱,是我的职责。”宋鱼水说。

  她是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这番话的。说话的时候,她坐在她办公室的沙发上,语气平和,白皙的脸上闪着宁静的光。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