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为青少年撑起一片绿荫
——记福建省宁化县人民法院少年庭庭长陈文华
2012-12-06 14:44:54 | 来源:中国法院网福建频道
  平凡,与大多数人终身相伴。然而有的人,却能于平凡当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在生命的履历上,描写大写的人生。福建省宁化县人民法院的陈文华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将自已的情怀和爱融进了工作,陈文华用一颗爱心,为那些失足少年撑起了一片爱的绿荫,成为了红土地上的“爱心妈妈”。她在少年庭这个特殊的岗位无怨无悔坚守了10多年,经她审理的少年犯有100多人,她全部都记在心中,并经常联系,一直关心和问候,他们中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成为厨师、个体户,多数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重新融入了社会。

             投入一片真心 引领“迷途羔羊”

   2011年5月,在陈文华法官承办的一起抢劫案中,刚满16周岁的小刚涉嫌抢劫犯罪,案件移送至法院后,陈文华又开始忙碌起来了。开庭前就遍访了小刚的亲属,全面了解了小刚的成长经历及犯罪原因,小刚满16岁,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对奶奶特有感情,因家境贫困没钱买东西给身患癌症的奶奶吃,所以采取了铤而走险的方法,用暴力手段抢劫妇女金耳环,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迷途的孩子,不忍心看到他们就这样沉沦下去。我们的审判和量刑关系到孩子们的一辈子,宁愿自己多累些,也要挽救这些迷路的孩子们。”怀着这样一种信念的陈文华从对未成年人教育、挽救的原则出发,考虑到被告人系未成年人,犯罪时纯属为了孝心,一时冲动,犯罪后后悔的不得了,在法庭上表示了深深的忏悔,考虑其家属能主动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对被告人适用了缓刑,给其重新做人的机会,现在小刚已走上社会,正在学制茶技术,他表示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贡献,回报关心帮助过他的法官和亲人。

             付出一片诚心,抚慰受伤心灵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随父母进城打工,虽一直呆在父母身边,但接受父母的教育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却少之又少。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孩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小叶就是这个特殊的群体的一员。2010年的他跟随父母来到县城读高一,父亲平时在县城骑摩托车载客,母亲做小工,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状态,养成沉迷网络以及小偷小摸的不良习惯,因而受同学的引诱参与了聚众斗殴及盗窃摩托车的犯罪行为,因为数罪并罚,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陈文华在庭前了解到小叶的成长经历及犯罪原因,分析小叶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和管教,长期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在看守所,他胆怯地问:“法官,我还能读书吗?”陈文华听后记住了心上,告诉他:“如果真想读书,我们可以为你想办法,你现在要认真改造,争取早日出来读书。”

   在判后延伸帮教中,陈文华了解到小叶对继续读书有强烈的愿望后,和他父母亲友座谈,希望送书到看守所让他复习,出来后去参加考试,并亲自借了一些高考复习资料给小叶。2011年小叶刑满释放后,不负众望考上了湖北某桥梁学校读大专。因其母患病手术后长期须吃药静养,不能劳动,父亲做小工收入不高,还要一个姐姐也正在读大学,家境相当困难,对此,陈文华在院党组的支持下发动全院干警捐款资助小叶,2012年起由法院给予小叶三年的经济支持,帮助其完成学业。现小叶在校成绩非常不错,在班上名列前茅,也当了班干部。

             融合一片爱心,用爱浇灌花朵

   2007年4月,陈文华与留守儿童小民结为“一对一”的对子,当上小民的“爱心妈妈”。陈文华每周六及节假日把她带回家和自己女儿同吃住,在共同生活的言行中给其亲情和母爱,三年多来她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从生活上和精神上关爱着这个孩子,倾情奉献自已的爱心。2012年7月小民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少年庭干警在陈文华的影响下,个个争当“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的对子,到学校、留守儿童多的社区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陈文华为此被评为“全省百佳爱心妈妈”。而陈文华用她的行动为留守少年构筑起了一座富足的精神家园,也为她们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陈文华把教育寓于审判之中,她带领法院的青年志愿者,经常奔波于各中小学校、社区开展法制讲座、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利用暑假时间举办小法官夏令营已9期,以“法助成长,共育红苗”为己任,为红土地上的青少年撑起一片法制的天空。

   蜡烛,燃烧的是自己,照亮的是别人。作为一名人民的法官,她用一颗爱心、真挚的为民情怀,谱写了一曲人民法官之歌。正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她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获得了“宁化县首届十佳青年”、“三明市优秀女法官”、“福建省百佳爱心妈妈”、“全省法院先进工作者”“三明市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