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智能化助推司法领域“最多跑一次”
2018-03-18 09:57:2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余建华
  近年来,浙江法院将智能化建设作为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第一引擎,大力推进“互联网+审判”改革,努力实现解决纠纷“最多跑一次 ,最好不要跑”。浙江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作为司法改革重要成果,亮相2017年中宣部等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全省法院积极打造移动互联、跨界融合、深度应用、透明便民的智慧法院,推进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全球第一家互联网法院在杭州设立,使打官司“一次也不用跑”成为现实。上线全国首个“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尽量让矛盾纠纷通过“无创”或“微创”的方式化解在诉前和审前。为法官、律师、当事人、代表、委员和社会公众量身定制一站式标准化智能服务平台——“浙江智慧法院”APP。在全国首创公开透明的网络司法拍卖,实现涉讼资产100%网拍,累计成交拍品7万余件,成交金额2106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44.39亿元。2017年网拍溢价率为52.54%。在全国首推庭审记录改革,研发应用语音智能识别系统,目前83%的开庭案件没有书记员出庭即可完成庭审记录,办案流程明显提速增效。

  率先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综合改革,就保险行业人员调解前置、损害赔偿标准统一、全流程在线审理、简式文书改革等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为当事人提供定责、鉴定、调解、诉讼、赔付等一条龙在线服务。2017年全省道路交通纠纷实现一网办案、一键赔付,诉前调解率达95%,法院同期收案大幅下降50%。目前该项改革已在全国推广。

  针对互联网小微金融纠纷全程在线留痕的特点,大力推行电子督促程序,支付令的申请、证据提交、审查、生成等全部实行网上作业,法官审查平均用时只需30分钟,全流程不超过4个小时,有效激活了督促程序的“司法减负”与“替代纠纷解决”功能。

  宁波法院的“微法院”依托微信平台建立移动电子诉讼系统,无须安装、不占内存,极大地便利了群众诉讼。今年2月,“浙江微法院”集群平台在全国率先上线,当事人在微信中搜索“浙江微法院”小程序,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立案,并利用这个小程序进行开庭、调解和执行。

  据了解,“浙江微法院”依托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认证,为用户提供足不出户打官司的平台,为法官提供高效办案的辅助工具,并且通过数据全程留痕倒逼司法公正,做到“打官司手机见”,让公平正义变得“触手可及”。

  “浙江微法院”集群坚持统一标准、开源开放,为各地法院个性化定制服务提供统一接口,并与“浙江智慧法院”APP、诉讼服务网、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等实现无缝对接,共享统一的用户认证体系,“手指间”快捷切换。

  “浙江微法院”还设置了公众服务及当事人服务两大栏目。“公众服务栏目”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智能问答、开庭公告、庭审直播、裁判文书公开、执行线索举报、司法拍卖等20项司法公开和诉讼服务功能。“当事人服务栏目”面向案件当事人和代理律师,提供网上立案、网上缴费、远程调解、在线阅卷、在线开庭、电子送达等10项服务功能,实现诉讼服务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有效解决“问累、诉累、跑累”的问题,真正让用户在掌心里、指尖上就能办成事、办好事。
责任编辑:刘瑞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