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拍卖:从足底到指尖
2018-11-11 14:19:02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杨兴法 余建华 李虹怡
  1991年,怀着对法律工作的向往,大学刚毕业的我进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成为了一名法院干警。

  初到法院,我被分到了法庭做书记员,一干就是八九年。2000年左右,我被调整到执行庭从事执行工作。和执行打了18年的交道,我参与和见证了执行工作从足底逐渐走向指尖的历程。

  2000年,司法拍卖还是传统的拍卖模式。执行法官对被执行人的财物进行扣押、查封后,委托专门的拍卖公司组织现场拍卖会。当时,有意向的竞买人需要从各地赶赴北仑,离得近的骑着自行车、摩托车过来,离得远的坐长途汽车,更有甚者需要坐飞机跨越好几个省份才能来到拍卖现场。

  当时的司法拍卖过程中,虽然有法官作为监督者现场参与,维持拍卖现场秩序,监督拍卖过程是否合法,但是不能在实质上改变传统司法拍卖拍品信息发布范围小、拍卖佣金高、拍卖效果不理想等缺陷。

  为提高司法拍卖的透明度,提高执行案件当事人对司法拍卖的满意度,2010年开始,北仑区法院开始探索司法网拍机制,推动司法拍卖“从线下走到线上”。

  2012年,北仑区法院在全国首吃“螃蟹”,试水网络司法拍卖。第一次网络司法拍卖的消息见诸新闻报道后,北仑区法院就接到500多个咨询电话,竞拍开始之前已有29人报名竞拍。7月10日,长达近36小时的拍卖中,吉林省的姚先生在最后的十几秒内实现“秒杀”,以33.09万元成功拍下一辆宝马730小轿车。

  首次司法网拍的成功,为北仑区法院注入了改革的不竭动力。此后的6年,北仑区法院始终以破解执行环节财产变现难为目标,不断加强司法拍卖规范、常态发展,实现标的物种类多样化、标的展示方式多元化、公告内容详尽化、竞价模式完善化。此外,北仑区法院还创新引入“委托代理”概念,搭建小额贷款公司、银行与竞买人的贷款平台,开通网拍信息预约平台并定向推送标的物信息,全力推进处置财产的价值最大化、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

  随着司法网拍时代的到来,执行干警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原先许多属于拍卖公司的工作,现在都需要执行干警来完成。拍卖开始前要进行详细的前期调查,对房屋产权、占有、瑕疵、租赁等情况要一一明确;要接受拍品咨询,耐心回答竞买人对于标的物的各种疑惑;要组织现场看样,陪同竞买人实地考察标的物……但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好的司法获得感,纵使任务艰巨,我们也甘之如饴。

  执行工作的变化,不仅仅是司法拍卖“走到”了网络上,现代网络技术给车辆查封、执行款发放也带来了不小的便利。现在,法院干警只需要在车管所专门开辟的车辆查封、解封网站上,上传执行办案人员信息、委托函、裁定书等相关资料,仅仅五六分钟的时间,就能实现对于该车辆的查封工作;执行款发放也可以通过转账的方式,一案一人一账号系统不仅保证案款发放高效、规范,更能有效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的诉讼服务理念。

  (杨兴法系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执行庭庭长)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