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脱管 帮扶总在线
——新疆博乐法院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见闻
2020-02-03 09:52:29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王珊珊
 

  1月22日,李卫东(左二)前往贫困户维吾尔族老汉加马勒(左一)家中回访一起交通肇事案。王珊珊 摄

  1月22日,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达勒特镇依肯浩希村一片银装素裹。李卫东裹着厚厚的棉外套从依肯浩希村综治中心出来,步行几百米,在村子小路尽头左转,就来到昔日贫困户——维吾尔族老汉加马勒的家中。

  年过六旬的加马勒头戴一顶棕色的毛线帽,正坐在炕上填写动物疫苗注射手册,见到李卫东来,赶忙站起身来,招呼他坐下。

  “好的呢吗?”李卫东询问道。李卫东是博乐市人民法院副院长,2018年开始他有了一个新身份,就是依肯浩希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此前加马勒因一起交通事故受重伤,头盖骨被打开做了手术,现在已经恢复了。但摘下帽子,脑袋侧面仍然有个大坑。

  “好的呢好的呢。”加马勒用带有维吾尔语味道的汉语给李卫东说起自己的近况。

  2018年7月,加马勒骑着电动三轮车与一辆摩托车相撞,在交通事故中被判定为负全责。经法院判决,加马勒需要赔偿对方2.5万余元。

  “他没有劳动能力,老婆子也身体不行走不了路,哪有钱赔。”李卫东在得知加马勒的情况后,第一时间与法院联系,看能否通过司法救助来帮助加马勒。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赔偿1.5万元,这笔赔偿款由司法救助金来承担。2019年11月,司法救助金到位。

  “让我签了字,党都替我解决了!”加马勒高兴地说道。

  依肯浩希村蒙语意思为“河上游的村子”,是一个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为主、多民族聚集的农业村队。全村共有人口216户631人,其中贫困人口21户58人。“致贫的原因主要是因残、因病、缺少劳动力或专业技术。”李卫东介绍道。

  为彻底解决贫困问题,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分析致贫致困原因,制定“一户一策”精准扶贫,落实种植业、养殖业、产业、就业、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兜底扶持等措施。设立清洁员、护边(守护边境)员等多个工作岗位,雇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员工作。同时在不同季节,提供一些宰羊、剪羊毛、打农药、烧锅炉等零活。

  “什么都干,让他们能一直有收入。”李卫东介绍,村里的贫困户现已全部脱贫,但“脱贫不脱管”,有劳动能力的鼓励他们劳动,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就用政策兜底来扶持。

  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村集体收入40万元。目前,依肯浩希村发展种植业扶持1户5人,就业转移10户15人,教育扶贫3户8人,政策兜底扶持13户21人。

  平日里,驻村工作队加大走访力度,时刻关注和了解贫困户的就业情况和生活需求等。村民在遇到与法律相关的问题,也会主动到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村党支部书记王玉华介绍,村里每周还举行升旗仪式和农牧民夜校,在升旗仪式后进行普法宣传,宣讲宪法、婚姻法等法律知识。农牧民夜校会邀请法院干警前来为村民进行法治教育,“内容涵盖治安、交通、教育、婚姻等,与村民的生活联系紧密。”王玉华说道。

 
责任编辑:魏悦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