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基层 审判执行上“云端”
——人民法院战疫工作撷英
2020-05-24 14:22:3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湖北

  1月20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成立了由党组书记、院长游劝荣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全面启动联防联控机制,要求中级、基层法院院长于除夕全部回到工作岗位,并督促中级、基层法院相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服从当地党委统一安排部署。

  为加强系统上下沟通联络,有效推动全省法院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湖北高院先后出台20余个规范性文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对全省法院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加强督导调度,及时研究解决打击涉疫情违法犯罪的各种问题,及时向一线分配调度防疫物资和资金,及时抓好下沉一线干警的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教育,推进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湖北法院人积极响应省委号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保障法院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全省有1.1万余名领导干部和党员干警下沉社区、村组,联防联控,守土尽责。他们组成防疫工作队、志愿者服务队,并成立临时党支部,沉入2300余个社区、村组、卡点,协助开展“四类人员”排查、小区封闭管理、生活物资采购配送、困难群众帮扶等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武汉,从2月3日开始,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300余名在汉在编干警积极响应号召,紧急奔赴疫情防控一线。领导班子成员、24个党支部书记带头深入一线,以自身示范作用带动广大干警担当作为。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辛努力,武汉中院对口联系的18个社区46个值守小区,已创建“无疫情小区”42个,受到社区群众高度肯定。

  全力保障湖北疫后重振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首席执行合伙人 蔡学恩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面对前所未见的特大疫情,湖北各级法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狠抓落实。全省法院广大干警尤其是武汉两级法院干警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义无反顾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与时间赛跑,同疫魔较量,以满腔热忱助力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强烈的担当精神。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湖北法院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坚守法治防线,抓好维护安全稳定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服务好复工复产复市,为社会经济生活复苏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全力保障湖北疫后重振。

  在大灾大难面前不畏艰险、迅速行动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院长 罗杰

  湖北是疫情重灾区,我作为一名医疗系统的人大代表见证了在抗击疫情的两个阵地上,医院医护人员在救死扶伤阵地上积极同病魔抗争,法院干警下沉到社区,在社区防控阵地上冲锋在前,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的情景。社区防控做得不到位,再强的医疗资源都是杯水车薪,湖北疫情控制得好,感染率低,同社区防控密不可分,这得益于众多像法院干警一样下沉到社区的志愿者作出的贡献。法院干警既讲政治,又讲专业,不仅在疫情防控中出现了法院干警的身影,而且在抗疫的同时,他们不忘本职工作,对疫情中出现的案件及时公开公正的审判,弘扬了正气,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湖北法院干警发扬听从指挥、众志成城的精神,在大灾大难面前不畏艰险、迅速行动、迎难而上,从容应对,凝聚巨大正能量,深深地感动了我。

  广东

  1月23日,广东省启动一级响应应急处置机制,当天,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即成立以党组书记、院长龚稼立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向全省法院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战时”状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司法保障,依法维护治安秩序、医疗秩序、隔离秩序和保障秩序。2月6日至4月19日,广东高院出台各类审判工作指引、意见22份,分8批次共发布刑事、民事、行政案例42个,妥善化解各类涉疫纠纷,全面服务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动员全省法院积极参加抗疫工作,1月31日,广东高院党组第一时间发出《致全省法院广大共产党员的一封信》,为抗疫工作吹响了集结号。各级法院纷纷成立抗疫党员先锋队、防疫志愿服务队等,投入2万多人次深入社区、村居、高速路口参与联防联控,159名驻村、驻社区第一书记,将“第一责任”落实在“最后一公里”,进村入户开展体温检测、信息登记、风险排查、防疫宣传,为广大农村、社区筑牢平安之墙。在打好“外防输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法院先后组织100余名干警奔赴机场、港口,日夜值守,协助入境旅客转运。

  在疫情防控任务较重的广州、深圳,两地法院积极投身抗疫斗争。广州市两级法院共成立84个党团员突击队,组织9066人次下沉街道、社区、公交站等疫情防控第一线;深圳市两级法院先后有526名干警主动请战,深入防疫一线,检查过往车辆4万余辆、返深人员14万余人,协调交接隔离人员69人。

  他们也是“最美逆行人”

  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巴士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主管 余雪琴

  2020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一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悄然蔓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不管是院士、专家,还是医生、护士,他们逆行出征,不怕牺牲,让我们感动不已。除了那些医疗战线的逆行者,还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第一时间响应号召,舍小家、为大家,不惧风险,勇敢逆行,每天奋战在防疫一线,检查车辆、排查隐患等,严格控制疫情传播。

  我了解到,广东省东莞市两级法院共有400余名干警深入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对口联系社区50余个,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的刘桂明庭长“一家三口齐上阵”的事迹在南粤大地传为美谈。不少法官在协助做好防疫工作同时,还积极做好审判执行工作,经常是白天在社区、高速路口防疫,晚上在办公室阅卷、写判决书。

  最让我感动的是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89岁的退休法官吴鸣,一辈子省吃俭用,把多年积攒的20万元捐献给在武汉抗击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在我的心中,他们虽然没有像医生、护士那样冲在救治一线,但他们用自己的辛勤汗水、默默坚守、公正办案,克服了各种困难,他们也是“最美逆行人”。

  与基层干群同甘共苦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梁德标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薄弱,大批务工人员返乡,如何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是对在“特殊时期”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健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的一次严峻考验。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代表和基层干部,疫情期间我一直在防疫一线。我看到,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法院先后下沉多批干警助力基层防疫。以我所在的大岗村为例,2月初起,每天都有两名法院干警全程参与防控工作,他们既是村组卡哨的“守门人”,也是防疫复工的“宣传员”。

  近两个月以来,他们与基层干群同甘共苦,严格按照“一图一表一卡哨一指引一定点一先锋队”的“六个一”工作要求,每天走村串户,排查疫情风险,开展防控宣传,化解村居邻里纠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履职尽责,保障了一方安宁,为他们点赞!

  积极开发和推进线上庭审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律师协会会长 高子程

  我了解到北京法院十分重视线上庭审、办公、立案,线上立案做得相当不错,线上庭审在积极开发和推进。北京法院在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和指示精神等方面工作做得非常好。

  人民法院在疫情期间表现出大局意识、超前智慧,线上办公、线上开庭等对网络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资源,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展示了智慧和司法能力,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疫情防控、为复工复产提供法治保障中,采取了诸多有用有效的措施,穷尽了一切资源、一切程序,在避免感染风险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促进和谐稳定、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纠纷。我为人民法院点赞。

  无论是线上开庭还是线下调解,我觉得要充分利用律师资源,最大程度地在立案到开庭前尽可能提高调解结案的比例。

  “云法庭”让纠纷处理更方便快捷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副主任医师 班宇侠

  疫情防控期间,北京法院“云法庭”系统挺身而出,法官和当事人在电子屏幕上进行面对面交流,这一举动使得案件纠纷处理更加方便快捷,在提高法官审判质效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出行和聚集,切实保障了诉讼参与人及法院干警的安全健康。

  据我了解,北京法院“云法庭”能满足多方视频开庭,可以进行多平台互联,对庭审过程进行智能管理。这种全程留痕、全面覆盖的形式,进一步统一了裁判尺度,促进裁判公开公平公正。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还对“云法庭”有几个建议:一是提高系统稳定性。以便在法官和当事人对话时,流畅进行。二是提高便捷性。建议针对律师和当事人进行调研,进一步优化完善操作,为诉讼参与人提供更加易用、高效的网上庭审服务。三是建议扩大使用范围。利用音视频交互开展审判活动将成为新常态,建议进一步拓展使用范围,为诉讼当事人提供更丰富的在线服务,减少当事人诉累。

  北京

  为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足不出户、在线开庭的实际需求,北京法院系统迅速启动技术保障工作预案,发布《北京法院互联网法庭建设通知》,在全国法院率先开启三级法院统一的互联网庭审模式。

  与此同时,北京法院系统加大互联网法庭建设,数量由疫情前的36个扩建至79个;分阶段有步骤推进“北京云法庭”建设,先后上线运行8版“云法庭”系统,新版“北京云法庭”对接专网审判系统,支持4000路视频接入,能够满足800个法庭同时开庭。目前,“北京云法庭”已实现了全市三级法院、业务庭、员额法官全覆盖。截至5月7日,“北京云法庭”服务庭审参与人数达20.5万余人次,服务庭审法官5万余人次,服务当事人、诉讼代理15.5万余人次,涉及17个国家和地区。

  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推进审判执行工作,北京市三级法院院庭长先后带头进行网上开庭,带动全体法官网上庭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截至5月7日,北京法院院庭长“云”开庭5342次,其中院长开庭44次,涉及案件48件;副院长开庭264次,涉及案件339件;庭长开庭5034次,涉及案件5472件。

  据了解,2月3日至5月7日,北京全市法院网上庭审5.5万余次,涉及案件6.6万余件,数量居全国第一,与2019年同期网上庭审1399件相比,增长了47.5倍。其中,商事案件网上庭审达1.3万余件,保障了商事案件全流程提速增效,助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深化智慧法院和互联网司法成果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联南村村委会主任 陈爱珠

  为了公正高效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审判执行工作,浙江法院深化智慧法院和互联网司法成果应用,大力推行无接触办案模式:推行网上立案,确保诉讼服务不打烊;依托ODR等平台,强化在线调解力度;大力推进在线执行,确保执行不松劲等等,实现了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

  这些措施的推出,使得人民法院能够在疫情吃紧的情况下,确保司法服务不断线,将审判职能作用发挥到防疫工作第一线,这是近年来浙江法院互联网司法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全面检验和迅速激活。疫情过后,互联网司法在法院审判工作中的功能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希望浙江法院积极适应当事人在线诉讼新常态,实现互联网时代司法模式的深度转型,为疫情防控及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的诉讼服务和司法保障。

  大力推行在线诉讼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制造部系长 刘廷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人群限制流动聚集,许多群众居家隔离,在线诉讼成为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工作的最有效途径。疫情发生以来,浙江法院迅速行动,大力推行在线诉讼模式。在线诉讼平台载体由单一维度向多元化、系统化、交叠化延伸;应用场景由辅助办案模式向全方位诉讼服务、审判执行转化;错时审理、在线庭审的广泛铺开,使得诉讼模式明显由线性封闭向开放灵活、交互智能转变。

  实践证明,经过长期发展,在线诉讼可以成为人民法院开展审判执行工作的基本模式、常态化机制。希望浙江法院不断完善移动微法院等平台功能,多渠道宣传推广在线诉讼平台,打消公众疑虑,引导公众在线寻求司法服务,让互联网司法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化先发优势为先进引领,让审判更规范、服务更精准、诉讼更方便、公信力更高。

  浙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确保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两不误”“两手硬”,浙江法院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和互联网司法成果应用,大力推广网上诉讼,切实把平台技术优势转化为体制机制优势。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一时间出台《关于大力开展网上办案的通知》《浙江法院在线庭审操作指引(1.0版)》等文件,引导当事人优先通过浙江法院网、移动微法院、律师服务平台、浙江智慧法院APP、12368诉讼服务平台、ODR平台等进行网上立案、联系法官、提交材料、开庭或调解。

  为尽量减少疫情防控对执行工作的影响,浙江法院纷纷开启“云执行”模式,深度运用移动微法院及“法院执行一件事”等线上方式联系当事人、送达文书、开展终本约谈,借助“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实施线上查询、冻结、划拨等强制执行措施,让“不见面也能执行”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浙江高院出台《浙江法院全面推进无纸化办案实施方案》,召开全省法院无纸化办案试点工作推进会,变革传统线下办案模式,推动全流程、全要素无纸化办案模式落地见效。

  据了解,今年2月以来,浙江全省法院依托互联网平台在线立案16万余件,在线缴费案件27.55万件,在线调解10万余件,在线开庭及证据交换3.66万件,完成有效电子送达176.74万件,网上执结案件13.28万件,执行到位标的额达222.48亿元,为疫情防控及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诉讼服务和司法保障。

  (人民法院报记者 蔡蕾 林晔晗 罗书臻 万紫千 冼小堤 余建华 赵岩 李梦瑶 刘一菡 王元义 吴凰汇 吁 青 郑超然 周凌云整理提供)


 
责任编辑:李宁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