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中院执行法官张浩:融情执行暖民心
二中院执行法官六年如一日为刑事被害人献爱心
2013-02-22 09:56:08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周晗 涂浩
  腊月二十七(2月7日),临近蛇年春节,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三庭副庭长张浩带着米、面、油等物品,再次来到通州漷县李大姐家,并将新执行到的3000元赔偿款送到她手中。李大姐久久地握住张浩副庭长的手,含泪说道:“张法官,谢谢您,您真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呐!”。现场,李大姐收养的小女儿和年过八旬的婆婆同样眼含热泪,话语哽咽,拱手对张浩副庭长连声道谢。

  谈起眼前这感人一幕,要从几年前的一起案件说起……

  2005年9月,徐腊男、张云磊(均已判刑)二人因琐事将同村李大姐18岁的儿子胡某殴打致死。2006年12月,二中院判决上述两被告连带赔偿李大姐一家各项经济损失近23万元。

  中年丧子,对李大姐一家而言,莫过晴天霹雳,全家不但在物质上遭受重大损失,更在身体上、精神上承受巨大痛苦。然而,截至2007年4月李大姐一家仍未能得到分文赔偿。

  后李大姐向二中院提出了强制执行申请,案件很快便分到了时任执行法官的张浩手里。2007年6月,张浩专程前往被执行人住所地通州漷县入户调查。然而,面对生效判决,双方家属在赔偿问题上互吐苦水,口角相加。被执行人徐腊男的父亲叹息道,家中上有高龄老母卧病在床,下有就学需高额费用的小女儿,全家基本依靠卖菜挣钱维持生计,20余万的巨额经济赔偿对全家来说如同天文数字,完全无力承担。

  李大姐一家境况更是凄惨,家中四口人挤居一间老旧瓦房,房体年久失修,屋顶瓦片残缺不全,梁木破败不堪;李大姐身患肝病,长年疼痛难忍却无钱医治;李大姐的爱人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症,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李大姐的公公高位截瘫,丧失爱孙后整日精神恍惚,以泪洗面;李大姐的婆婆年岁已高,体弱多病,生活基本靠人打理。由于丧失青壮劳力,李大姐一家仅靠亲戚朋友接济度日,生活极度困难。见此情景,张浩痛心不已,在安慰李大姐一家保重身体的同时,暗下决心一定定期到李大姐家探望,力所能及地帮帮他们,使他们日子过得好些。

  此后,张浩定期上门援助李大姐一家,努力穷尽一切执行措施,千方百计早日执行并发还李大姐案款,使她全家受伤的心灵得以安抚慰藉。为争取徐腊男父母从情感上理解被害人李大姐的困窘,张浩多次与徐腊男父母通话联系,明辨事理,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从经济上对李大姐一家予以积极赔偿。在张浩苦口婆心劝说下,徐腊男父母终于被法官的真情感动,表示要卖掉自家砖房,替儿赔偿。

徐腊男父母从不愿替儿赔偿转为提出积极赔偿意愿,实属不易。

  然而,初现转机的案件执行却浮现出新问题——徐腊男一家仅有一间砖房居住,卖掉房子,徐腊男一家将无家可归。面对这一情况,张浩法官心潮起伏,长久无法平静。作为执行法官,职责是要将被害人家属的痛苦降至最低,但另一方面,却又不能因为积极追偿,令被执行人一家陷入绝境。面对两难,张浩果断决定再次前往漷县走访办案。临行前,张浩自掏腰包购买了肉、米、面、油、水果等生活用品。

  来到县里,张浩再次分别约见两家父母谈话。老远看到李大姐走来,张浩大步迎上去,将生活用品递到她手中道:“目睹你家境况,我在秉公执法同时,想尽点绵薄之力,望你能收下我的一片心意”。对张浩出乎预料的言语和举动,李大姐此时已泣不成声,“咕咚”一声跪在地上哭道:“张法官,谢谢您,没想到,您秉公办案还给我们全家买这么多东西,谢谢,谢谢……”,当下的场景无不令在场的每一位动容落泪。

  对徐腊男父亲卖房赔偿的想法,张浩则语重心长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保住房子,保住家,筹措资金长年积极赔付”。张浩法官的话令徐腊男父亲惊愕不已,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眼含热泪一把握住张浩的手哽咽道:“张法官,打今儿起,不管再难,即使砸锅卖铁,我每年向李大姐一家赔偿3000元,绝不食言!”。对张浩的提议,执行双方均表示认同和理解。

  自2007年6月以来,逢年过节,不论天寒地冻、风霜雨雪,张浩坚持自掏腰包购置米、面、肉、油及蔬菜等物品,节前按期到李大姐家中回访,尽微薄之力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每个春节。春夏秋冬,季节变换,张浩还通过电话对李大姐一家嘘寒问暖,了解并联系解决对方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张浩的帮助下,李大姐一家的生活逐渐走出困境。

  生活改善后,李大姐于2010年末收养了一个女儿。面对这一变化,李大姐首先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张浩法官。她通过电话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张浩,电话里哽咽着一再表示感谢。在得知李大姐家收养的小女儿正就读三年级的消息后,张浩利用节假日为孩子送去衣物、文具和书籍,并送上了一张自己女儿亲手制作的贺卡,鼓励孩子用心读书、努力成才。对此,李大姐含泪道:“张法官,您真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桩本无任何财产可供执行的赔偿伤害案件,经过张浩六年的不懈努力,李大姐全家先后获偿案款近7万元。在张浩法官亲人般的关爱和帮助下,一个濒临崩溃无以为继的窘困家庭,绝境逢生,一家人重新点燃了新的希望。

  功德自在人心,“做好事不为求名,也不为求功德,抱着尽本份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诚无私的善事”。六年里,对一个与己毫无关联的被害人家庭,即使岗位发生变化,依然牵挂着被害人一家的生活,张浩带粮带物看望被害人家属的爱心之举在村中迅速传开。

  面对未来,张浩表示,自己仍将毫无怨言地一如既往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
责任编辑:郭楠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