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庆:平凡岗位筑法魂
2018-08-21 14:35:05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汪怡潇
  2004年10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蒋庆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团宣讲了蒋庆法官生涯的动人事迹。资料图片 人物小档案 蒋庆,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人民法院法官。在16年的职业生涯里,她秉公执法,一心为民。2004年,蒋庆被罪犯残忍杀害。蒋庆先后获得白云区法院先进个人、贵阳市法院系统先进个人、贵阳市法院系统“办案能手”“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贵州省高院个人一等功等荣誉。

  42封从监狱中寄来的信件;办公桌玻璃板下信笺纸上“钱不可贪,文不可抄,师不可骂,友不可卖,官不可讨,上不可媚,下不可慢,风不可追,天不可欺”36字人生箴言;“我虽然做不了一盏灯,但我可以是一滴油为灯添亮”的工作记录……2004年在全国向蒋庆同志学习活动期间,这些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

  1988年调入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工作的蒋庆,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先后在刑庭、沙文人民法庭、经济庭和民庭工作。1991年被白云区法院评为先进个人;1992年被评为贵阳市法院系统先进个人;1994至1995年度被评为贵阳市法院系统“办案能手”;2004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追授为“全国模范法官”,中华妇女联合会追授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追记个人一等功。

  蒋庆用16年的职业生涯兑现了对自己的铮铮誓言:“当我的法官生涯结束时,无论是明天还是三十年后,别人都会说我的工作是完美的,我为人类的公平和正义贡献了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她平凡的点点滴滴,为每一位法院人浇筑了公正司法、清正廉洁、司法为民的法魂。

  2004年5月12日下午2时,严再林接到妻子蒋庆的同事打来的电话,问他为什么蒋庆今天下午没有来上班,手机又关机了,当事人等着开庭。严再林知道妻子平时严谨认真,不可能让别人等着她开庭。严再林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心急火燎地往家赶。他意识到可能是出了什么事,但回到家,眼前的那一幕还是让他惊呆了。作为一名刑警,看见倒在血泊中的妻子,他手足无措,脑海一片空白,只拼命地扯着自己的头发。他懊悔自己没有早点赶回来,没能在妻子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案发17个小时后,凶手赵某被警方抓获,是13年前(1991年)蒋庆审判的一名罪犯。当天晚上同事在整理蒋庆办公室遗物时发现,在蒋庆办公桌的抽屉里有42封从监狱寄来的信,写信人正是赵某。

  1991年16岁的赵某因犯抢劫罪,被白云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蒋庆就是这个案子的审判长。单位没有人知道,从赵某入狱开始,蒋庆就把他作为自己的帮教对象,且长达10年。在与蒋庆的通信中,赵某从起初的“我要报复你”到后来的一次回信中写道:“原来,每当我想起自己的刑期,心中就对你有说不出的仇恨!现在,我的想法变了,除了家人,你就是我最信任的大姐了,是你的来信解脱了我的痛苦和空虚,教我怎样做人。”

  从42封信件中可以看出,通过蒋庆的感化、劝导,赵某从最初对社会充满仇视,到认识自己所犯的罪,诚心接受改造。最终,赵某获得2年减刑,提前释放。

  只可惜造成犯罪的因素很多,没有哪个单一变量是决定性的,赵某的灵魂扭曲,即使蒋庆倾注再多心血,也无法唤回他的良知。

  重获自由的赵某,在社会上再次迷失方向,作案入狱。刑满释放后,赵某携刀进入蒋庆家中要钱。遭到蒋庆的责备后,穷凶极恶的赵某疯狂刺了蒋庆12刀,卷财而逃。赵某走上刑场的最后一刻,一边流泪一边念叨:“我好后悔!我如何去见大姐。”

  “大姐,你怎么就走了呀。”一位男青年悲怆的哭声响彻蒋庆灵堂。他叫裴思林,1989年蒋庆从母亲那里得知裴思林因为家庭困难,准备辍学。了解这一情况后,蒋庆联系到裴思林的母亲,“一定要让小思林继续念书,学费的事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蒋庆,决定从每月工资中拿出一半,资助家境困难的裴思林,一直到他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后的裴思林拿着自己的工资要还给蒋庆时,蒋庆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你还钱,你把钱拿回家照顾家人吧。”

  蒋庆的母亲裴克骐回忆,蒋庆从小就是一个心肠很好的人。“她出去买菜都要买老奶奶卖的菜,而且从来不讨价还价,她说老人家太可怜了,这样的年纪应该在家里享福的。”

  1998年2月,一位80多岁的老人颤颤巍巍地来到蒋庆的办公室。老人身着一件油腻腻的棉袄,头戴一顶泛着油光的棉帽,蒋庆马上跑过去,搀扶着老人家走进办公室,热情地为他泡上一杯热茶。

  老人是蒋庆办理的一起赡养纠纷案件的原告,他孤身一人在贵阳市乌当区狗场租房居住,靠采草药艰难度日,儿子刚刚下岗,对老人避而不见。蒋庆连忙安慰他:“您别急,法院一定为您解决问题。”得知老人没有吃饭,蒋庆赶紧跑到附近餐馆为老人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送走老人后,蒋庆到被告家做工作,最终被告表示愿意赡养父亲。

  2002年,蒋庆在审理一起未成年人刘某抢劫案时,了解到刘某由于父母长期离异,无人管束、误入歧途。于是蒋庆专门安排了一次庭前谈话。“你现在已经16岁了,应该学会做人,明白抢钱是违法的,慢慢学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挽救孩子,蒋庆又找到了刘某的父母,劝他们千万不要放弃孩子。当得知学校决定开除刘某时,蒋庆赶到刘某就读的南湖中学,并三次拜访校长,希望学校能够为刘某提供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孩子本质不坏,只是因为父母离婚无人照管,才让他误入歧途,请你们一定给他一次机会。”最终,蒋庆的执著感动了校长。校长说:“你比他的亲生父母还要关心孩子,就冲你这份热心,我们决定让他回来继续念书。”两年后,刘某通过努力考上了贵州铝厂技工学校。

  蒋庆的父亲参加过剿匪和抗美援朝,后来又支援大三线建设,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革命老人。就在蒋庆出事前不久,跟她聊天时,老人还说起社会上诱惑很多,让她保持初心。蒋庆当时回答父亲说:“您了解我的性格,我是不会利用职权跟当事人做交易的,无论如何都不能给法官这个职业抹黑。”

  1993年,蒋庆撰写的《刑事审判不应成为公诉的延续》,主张对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不适用退侦,应由法官及时判决,宣告无罪,论述了法院应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把好刑事案件最后一道关。这一观点与1997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疑罪从无”的立法理念不谋而合。蒋庆为了守护公平正义,向来刚正不阿、不徇私情,诚如她对父亲的承诺,16年的法官生涯,没有给法官这个职业抹黑。

  2000年6月,蒋庆的一位朋友来到她家里,蒋庆又是沏茶又是上水果,非常热情。很快,朋友说明来意,因为一起房地产纠纷在打官司,希望蒋庆能够帮帮忙,并且“慷慨”承诺,只要蒋庆可以帮这个忙,他愿意出2万元钱帮蒋庆重新装修一下她简陋的家。蒋庆一脸严肃地告诉朋友:“你这个忙我不能帮,如果你坚持要这样做,就是在害我,也是在害你。”

  曾在贵阳市白云区某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律师杨小勇回忆,在他与蒋庆打交道的十几年里,蒋庆从来没有与他一起吃过一次饭。杨小勇说,他代理的案子,只要是蒋庆审判的,无论胜诉还是败诉,他都觉得公正,赢就赢得理直气壮,输也输得心服口服。

  在蒋庆16年的法官生涯中,白云区法院纪检监察室从未收到当事人对其办案不公或者违反廉洁自律的反映。16年里,蒋庆从未打听过一起案件,更没有接受他人请托。她所办理的2000多件案件,件件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铁案。

  法魂在传承

  2018年7月30日,贵阳市白云区人民法院法官王冰青一如往常伏案办公。她说,今年案件数增长很快,去年一年她个人收案227件,而今年截至7月30日,收案数已经达到357件。今年,白云区法院探索打造全能法官,在刑事审判战线上工作多年的王冰青要开始办民商事案件。“加班办案之余还得加强学习。”王冰青笑着说。

  2013年,王冰青审理一起非法盗窃案时,了解到被告人张林(化名)是一名有三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其中两人未成年,唯一成年的大儿子钟仁(化名)正准备高考。他在母亲被羁押期间,一边照顾弟弟,一边继续勤恳学习,在高考时取得优异成绩,被北方一所知名大学录取。然而一边是已经离世的父亲,一边是正在等待法律制裁的母亲,眼看着钟仁只能向命运妥协,与梦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

  王冰青立即向院领导汇报,在全院发起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捐赠活动,广大干警积极参与之余还号召亲友一起加入。很快,王冰青收到了来自法院以及社会的捐款共3万余元。考虑到钟仁当时的家庭情况,院领导决定这3万多元的捐赠款由两名法院干警代为保管,定期转给钟仁,保证他能顺利完成学业。

  当王冰青去看守所宣判张林一案时,张林深深地向她鞠了一个躬。王冰青说,如今钟仁还会定期向她“汇报”自己的学习近况,孩子还在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校了解他的情况后,为他争取了勤工俭学的机会。如今的钟仁已经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继续学业。

  王冰青只是一个缩影,无数贵州法院干警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心系群众、公正司法,无数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正激荡着蒋庆浇筑的法魂。14年前,作为蒋庆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向大家宣讲蒋庆的先进事迹时,站在宣讲台上的王冰青说:“蒋庆啊!我亲爱的战友,你放心吧!你虽然不幸离我们而去,但仍会有千万颗像你一样的螺丝钉在闪闪发光。”诚如王冰青所说,贵州法院的干警们化身为千万颗螺丝钉,传承着蒋庆精神,继续铸造新时代的法魂。
责任编辑:李科元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