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知产审判如何练就“火眼金睛”?
2022-12-27 10:15:00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曾洁赟 王雪
 

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技术调查官符健娴(中)正在观察比对当事人指出的技术关键点。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官利用实验室检测被诉侵权产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2018年以来,广东法院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73.8万件,其中技术类案件4.4万件,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些案件中,知识产权法律问题往往和技术问题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专业难题多、类型新、技术问题复杂等特点。

  围绕构建高质量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广东法院逐步探索出包括技术调查官、专家咨询、专家陪审员、专家辅助人、技术鉴定等制度,从法院内部、当事人及第三方全方位开展技术事实查明,为知识产权提供更高标准、更精细、更专业的法治保障。

  ■技术调查官“技术翻译”为审理提速

  “这个机械的关键点为是否形成凸台结构,争议技术特征是能否具有显著增加的进风量……”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技术调查官付雄根据专利说明书及附图,分析机械结构形状等技术特征,向承办法官龚麒天作出解释。

  这是一起涉口罩生产技术的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法官采纳技术调查官的意见,结合合议庭的讨论,准确厘定权利要求书的实际保护范围,认定涉案产品不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作为法官身边的‘技术翻译’,他们全程参与庭审,提出专业技术意见,为我们审理该类案件提供了很大帮助。” 龚麒天说。

  在2014年成立之初,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就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导下,设立了技术调查室,负责协助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的技术事实查明工作。该院还先后制定了《关于技术调查官选任和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活动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任命了全国首批技术调查官,明确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等五类技术类案件可指派技术调查官参与庭审。目前该院共有6名在编技术调查官,近五年共参与案件技术事实查明3490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1229份。

  在“创新之城”深圳,成立于2017年12月26日的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在技术调查官制度方面虽起步晚,但进展迅猛。

  今年11月7日,一起涉照明产品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正在进行庭前交换证据和质证。全程参与庭审的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技术调查官符健娴认为,侵权产品的内部缺少涉案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关键性结构特征。符健娴当即现场组织双方拆解侵权产品实物,快速精准定位到技术焦点。得到技术调查官的充分解释后,原告对比对结果和并未侵权事实表示认可,于次日申请撤诉。

  深圳是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为解决技术类案件审理周期长的难题,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首创技术调查官“全流程嵌入”模式,根据案件需要,技术调查官从分案开始即可介入案件,深度参与调查取证、勘验、保全、庭审、调解、鉴定、合议等诉讼程序,疑难复杂案件的审理周期从原来的400余天缩短到平均77天。

  在维谛公司诉贝耳公新能源公司侵害技术秘密纠纷案中,技术调查官运用专业知识,对涉案源代码进行直接比对,认定侵权成立,在出具比对意见书后17天,该案结案。

  “技术调查官作为技术类案件的司法辅助人员,与法官助理、书记员一同分配至各合议庭,在法官的指导下各司其职,出具技术比对意见。”深圳知识产权法庭负责人蒋筱熙介绍。

  今年10月,深圳中院技术调查官“全流程嵌入”模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的通知》的肯定和推广。

  ■专家咨询为法官办案提供专业参考

  “当时还没有建立专家咨询制度,也就没有专家名册,我们在寻找对口领域的专家咨询方面,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广东高院民三庭法官岳利浩谈道:“但是,专家意见对技术事实查明非常重要。”

  五年前,他承办的天威公司诉市墨公司涉彩色热升华墨水组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中,需要鉴定查明涉案墨水的成分,但因原告提交的被诉侵权墨水材料已过产品保质期,导致司法鉴定无法进行。一审法院认定原告需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驳回了其诉请。二审中,原告再次申请鉴定。承办法官向国家专利审查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等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发函进行咨询,最终鉴定机构根据专家建议的合理变更鉴定技术范围,成功完成鉴定。合议庭据此依法认定被告构成侵权并作出判决。

  2018年年底,由广东高院牵头,联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深圳知产法庭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建立专业、稳定的专家咨询机制,目前已聘请1700余名专利审查员,专业领域覆盖机械、电学、通信、医药生物、化学、光电和材料工程等领域,广东法院的专家咨询制度日趋成熟。

  增味剂中的基因序列相似是否构成侵权?

  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审理的一起涉增味产品制造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中,原告CJ会社认为被告星湖公司生产的增味剂中,启动子、包含该启动子的表达盒、载体、宿主细胞以及表达基因方法的产品与CJ会社生产的相同,构成专利侵权,索赔2000万元。

  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星湖公司生产的被诉产品是否使用了CJ会社的专利启动子。经对涉案产品进行鉴定后,承办法官官健通过大湾区技术调查人才库,申请邀请专家解读鉴定报告。

  “检测到启动子序列不代表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启动子活性作用”“在基因领域,区别的关键并非基因测序结果,而在基因表达效果。”来自广州微生物研究所的明飞平和审协广东中心的刘婷分别作出专家意见书。

  “该案涉及很多基因工程等专业知识,通过专家的解读,为我们点明了审理方向。综合专家意见和证据材料,星湖公司生产被诉产品时是否使用涉案专利启动子,仍处于真伪不明状态,CJ会社应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官健说。

  最终,法院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专家咨询机制突破了技术调查官的专业局限问题,咨询意见更具有中立性。2019年以来,广东法院共有600余件案件通过专家咨询机制查明了技术事实。”广东高院民三庭庭长王晓明介绍。

  ■全国首家技术调查室破除专业“壁垒”

  今年6月,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在全国法院率先建成技术调查实验室,设有机械电子、医药化工、信息通信三大实验专区,覆盖技术类案件涉及的三大主要领域。

  实验室建成没多久,便迎来了它的“首战”。

  技术调查官付雄正在实验室内聚精会神地操作机器,他需要通过计算机代码比对软件,将原告长沙米拓公司提交的网站源代码与被告广东流年公司的网站部分代码进行比对,他发现,两个网站的文件结构、名称、路径及源代码均相同,便向承办法官提交了相关技术调查意见。

  最终,合议庭依法判决流年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法院能在这么短时间内作出比对结果,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要是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可能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我方的损失会扩大。”原告代理律师赵雷军说。

  快速、专业破除知识产权技术类案件审判中的专业壁垒的背后,是技术实验室高规格的技术配备。实验室配备了无人机、3D扫描仪、取证魔方等专业设备,可对物证进行数字建模,实现物证的电子化和数据化管理,便捷传输物证模型,还可以在获取与案件相关计算机数据的保全勘验中,可对待勘验计算机存储介质进行镜像提取数据一键完成取证工作。此外,实验室还配备了红外光谱仪、代码比对软件等专业工具设备,以便于快捷查证技术事实。

  ■专业“外援”助力法官增强内心确信

  在审理一起侵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纠纷案时,广东高院同时启用了多项技术查明方式,破解“芯难题”。

  “被告的布图设计与我方起码有70%以上的相似。我们被侵权的‘芯片’主要应用在小型电器电池领域,由于被告的侵权,公司每年至少损失1000万元。”原告泉芯公司总经理吴浩说。

  “我方认为原告备案登记的布图设计纸质件和芯片样品不一致,不能获得专有权保护,且与微盟公司生产的涉案芯片不构成实质性相似。”被告聘请的技术专家在庭审中对技术问题进行说明。

  泉芯公司诉微盟公司、锦汇鑫公司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纠纷案一审进行了多次鉴定,历时6年之久。二审期间,为进一步查清技术事实,合议庭支持当事人聘请技术专家作为专家辅助人出庭,另外先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进行咨询,充分了解芯片的构成与基本原理,明确布图设计的法定权利保护范围、侵权比对规则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广东高院认定被诉侵权芯片与布图设计构成实质性相似。

  “在审理技术类案件时,法官需要依据查明的技术事实和现有的法律规定独立形成判断,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可以帮助法官拓展查明的渠道,提升查明的精准度,通过交叉佐证,也可以进一步增强法官的内心确信。使用专家辅助人开庭对技术问题进行说明,能帮助法官有效理解当事人的意见表达。”该案审判长欧丽华说。

  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在技术查明方面探索完善专家陪审员启动和选择机制,由诉讼服务中心对陪审员进行专业分类,筛选专业对口的陪审员,采取“双向自愿+随机挑选”机制,通过严格审批把关,最终确定参与案件审理的专家陪审员。

  “拓展CPU的通风散热通道,设置换气孔能有多少种方法?”承办法官张婷向专家陪审员提问。

  在益德公司诉柏拉特公司、美高公司的涉计算机主板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中,原告益德公司认为被诉侵权产品在改善计算机稳定性的主板布置方法侵权。被告则称其使用的主板是从案外人处购买的,来源合法。

  “被告购买的主板并未侵权,但是主板既可以正着装,也可以反着装,涉案的关键技术是在主板布局方式。”专家陪审员韦能经比对产品,在与法官合议时提出相关意见。

  经审理,深圳中院认定,被告系将他人制造的未侵权产品作为零部件,结合技术特征,制造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的产品,判决被告侵权并赔偿损失。

  近日,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国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批25个典型案例,“广东省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护航科技强国建设”入选。多元技术查明机制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今年前7个月,广东发明专利授权量6.8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3万件,商标注册量68.2万件,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总数261项、金奖数8项,均居全国首位。据《2021年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显示,广东知识产权综合发展和保护指数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