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舍田埂间的“赤脚执行”
——浙江象山法院“定点清积”专项执行见闻
2018-04-23 11:00:54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孟焕良 徐如霞 瞿沙利
  初春的江南,草长莺飞;四月的象山,春光烂漫。金黄的油菜花、明艳的夹竹桃、粉白的樱花树,铺就成一幅和煦明媚的田园画卷,可是浙江省象山县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却无心看风景。

  日前,象山法院开展“定点清积”专项活动,对全县18个乡镇街道分批次进行地毯式搜索。为防止被执行人看到警车而引起警觉,56名执行干警采用“远距离停车、徒步走村串户”的策略,对片区内的涉案被执行人实行“家家必到、户户必问”。记者随行见证了这场被形象地称为考验脚力的“赤脚执行”。

  看着地图也会迷路的村庄

  “这里的路也太绕了,就算看着地图找也能迷路啊!”象山法院的“90后”执行干警小王看着车外郁郁葱葱的竹林,无奈地说道。

  那是个周六大清早,小王所在分队当天的任务是要跑遍这个片区33个村,寻找上百名被执行人的线索。此时,警车正在驶向一个名叫下芭蕉村的地方,一个位于象山县西周镇南部山区,坐落于蒙顶山南麓的小村庄。

  山路弯弯绕绕,一路竹林相送,坐在车里不见溪流,只闻溪水欢快的奔流声。执行法官赵刚坐在车里翻看着一摞案卷,大约有4、5个案件,被执行人的登记住址都是这个下芭蕉村沿途村庄的。这批案件的当事人有个共同特点:通过布控系统、点对点查控等现代执行手段,都查无任何信息。

  行车45分钟后,干警们来到了下芭蕉村——毛某与赖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中,被执行人赖某的居住村。这个村庄大概有200多户人家,高高低低地坐落在小山谷里。砖瓦灰墙、石头小巷,青荇碧水,溪边护栏处有几位大爷正聊得起劲,对上执行干警的目光时却突地散了开去。

  在多次询问碰壁后,终于还是打听到了该村村长的去处,并在七弯八拐的竹林中找到了村长。不喜欢带手机的他,正在砍毛竹。

  “我们村太偏了,虽然登记在册的有800多人,但是村里常住人口也就200到300人,能干活的都去外面赚钱了。你说的这个被执行人,以前住村口那栋老房子,现在窗户都破了,一家人早就搬走了。”村长一边蹭着鞋上的泥,一边解释道,“你们找不到是正常的,这几年大量行政村合并,如果身份地址没有及时变更的话,原来地名可能都没有了,你怎么找?我也就听说他在镇街附近办了个小石料场,你去那里打听下,我要去忙了。”村长显然不愿多谈。

  赵刚赶紧又询问了村里是否有土地补偿款、集体经济分红等情况,村长一边回答着,一边扛着锄头就走远了,不一会儿就消失在竹林深处。

  微信运动又占领朋友圈封面

  “从村口到第一户被执行人家门口是2000来步,从第一户到第二户是1000多步,从第二户到第三户……看样子我今天的步数又要占领朋友圈封面了。”干警小王一边注意着路边村舍的门牌号,一边扭头朝记者打趣道。

  18时左右,正是晚饭后最闲适的时光,赵刚一行来到了县城东南面的后山村。远远望见大樟树下围着一群刚吃完饭出来消食的村民,干警小翁上前与村民攀谈起来。

  “你要找老陈啊,他跟他媳妇儿出去躲债去了,个把月没看见了。”村民朝西北角遥遥一指,“你要不信自己过去看看呗,房子没人住的。”

  在穿过两排明艳的桃花树后,执行干警敲响了这户被执行人陈某的家门。一位邻居大爷在桃树下立了许久才主动上前:“他现在不住这儿,也不知道逃去哪里了。我也一直在找他,他还欠我钱没还呢!”

  大爷似乎憋了长时间的气,一股脑儿地向干警数落着陈某夫妇欠钱不还的“恶行”,但对于陈某夫妇的去向却是一无所知。

  正巧一位大姐出来收衣服,在二楼小声地传话:“都说是出去躲债了,但前几天听说有人在城里看见他们了,你们别说是我说的啊!”

  “法官同志,你们听到没有?他们根本跑不远,我的那笔养老钱可得靠你们了!”大爷又激动起来。

  “大爷,您别着急,您要是得了他们的线索就打我们电话,成吗?”执行干警一边安抚着大爷,一边将相关信息和现场执行情况报告执行指挥中心,并通过“移动微法院”实时上传执行情况告知申请执行人。

  “这大爷敢情是把法院当成讨债公司了啊?”看着大爷败兴而归的背影,记者嘟囔了句。一旁的干警正利落地在陈某家门口贴上传票,匆匆赶赴下一户被执行人。

  晚风习习,桃花于枝头顾盼争春,干警于村道争分夺秒。

  科技之外,拿出上山下海的决心执行

  “今天辛苦了!别泄气,咱们这不是尽人事,听天命嘛!”赵刚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安慰道。

  迷路、碰壁、徒劳……这一场“赤脚执行”的关键词听起来都很“丧”,但是执行干警们那份坚持的力量却能盖过所有。

  据介绍,在执行积案和执行收案双上升的现况下,大量执行案件因被执行人难寻、执行财产难找等原因,无法及时有效地实现执行完毕,在用足一切执行措施后,法院可以终结本次执行。乍一看,象山法院这场“赤脚执行”貌似在做无用功,其实不然,“赤脚”之上有“赤胆”,“赤胆”尽头必有光明。

  在从下芭蕉村回来的第三天,赵刚几经周折终于将被执行人赖某带回了法院。那天,赖某在赵刚的办公室大闹了一场:因为鉴定报告让伤者休息3个月,但他看到伤者过了十几天就去干活了;农村人这么点外伤,是不会特意补充营养的,吃几个鸡蛋就好了,营养费不应该判……对判决不服,但是不上诉、不申诉,赖某一口咬定案件事实不清,渎职裁判。庆幸的是,最后赖某和申请执行人在法院的协调下达成了以石料抵债的协议,倒也算圆满执结。

  “在执行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我们争取到达每一个方寸角落。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创新也造福了我们的审判执行工作,但是过于依赖就会形成懈怠。”象山法院执行局局长陈峰说,“象山是一个半岛,一面依山,三面环海,对于那些常年隐在山里、漂在海上的被执行人,我们只有拿出上山下海的决心,才能突破执行困境的藩篱。”

  春分过后,日头渐长,但对于象山法院的执行干警们却并无二致,“白加黑”“5+2”依旧是工作常态。这场“赤脚执行”,或许会比想象中更旷日持久,但决战公正的“最后一公里”,即在当下。
责任编辑:庞宇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