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
——湖北法院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纪实
2018-11-10 21:26:39 |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 作者:程勇 陈晓露 蒋泽稳 黄美泽 张薇
  “今年以来,湖北法院开展了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案件为重点的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执结案件7596件,标的额65.26亿元,其中涉农民工工资14.43亿元。湖北高院在全省开展‘霹雳’‘飓风’‘破冰’三大集中行动,各中级、基层法院分别开展了‘百日会战’‘春季围猎’‘零点行动’等一系列有声势、有成效的执行专项活动,‘攻坚执行难’答卷靓丽抢眼。”今年6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静在2018年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汇报湖北法院执行工作时的话语掷地有声。

  为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2016年以来,湖北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工作部署,在省委领导和省人大、政府、政协重视与支持下,始终坚持“严”字当先、“干”字打底、“情”字贯穿,盯紧目标,戮力同心、艰苦奋斗,全面决战决胜执行难,不断开创执行工作新局面,体现出新时代法院执行工作的力度、深度和温度,在执行工作“考场”上,交出了一份份靓丽的答卷。

  “严”字当先,打击“老赖”有力度

  距立案还不到一周时间、先行缴款300万元以示诚意、与申请执行人达成调解协议迅速筹集余下的700万余元欠款……这一连串醒目的数字是湖北法院“严”字当先,全面加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快速严厉打击“老赖”有力执结案件的一个剪影。

  2017年春节前夕,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仅用一周时间,就执结了一起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两年、债务人却分文不还的涉及农民工工资款案件,兑现千万元欠款。

  据武汉中院介绍,此案受理后被迅速纳入涉民生执行绿色通道,立即向被执行人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责令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可是被执行人却以年关将近,资金周转困难等理由推诿拖延。案件承办人孙法官发现,该公司经营状态良好,规模也不小,应该有能力偿还债务。同时,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反馈结果显示,虽然该公司几个账户余额不多,但是往来账目频繁,也印证了对其正常经营的判断。于是,孙法官再次找到该公司负责人,以调查事实驳回其种种推诿,明确告知其拒不履行法律义务将被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受到工商、税务、银行贷款、招投标等全方位的信用惩戒,甚至直接在各媒体平台予以曝光。

  面对强有力的“组合拳”,被执行人当即承诺履行法律义务,并先行缴款300万元。此后,被执行人迅速筹集余下的700万余元欠款,与申请执行人达成调解协议。此时,距立案还不到一周时间。

  除了不断强化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湖北法院用足用好强制措施,对于涉嫌拒执罪的案件坚决打击,毫不手软。

  “干”字打底,内外发力有深度

  “我在深圳没有稳定工作,生活很艰难,靠做义工的每月两三千元收入生活,靠妹妹接济,租住在30平方米的小房子,吃也不敢吃,花十几块钱都要考虑……”面对法警的询问,被执行人朱某声泪俱下。

  朱某此前是武汉某服装厂老板,因资金周转问题,欠下合作公司3000万余元的巨额债务。2017年初,因为不履行法院生效的判决,被法院强制执行。

  可万万没想到,这位年近六旬的“老赖”却与法院玩起了“躲猫猫”。2017年7月初,有知情人举报,朱某已隐匿财产,并花费巨资整了容,住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经常组织聚会,还在朋友圈“晒”游艇。

  果不其然,当法院找到她时,被整容后她的样貌惊呆了,明明是59岁的人,竟整成了“少女”模样,还戏精上身,声泪俱下哭穷。

  经查,朱某租的房子为140平方米的豪宅,租金不菲,她的一张与微信绑定的银行卡2016年以来就花了388万元,还加入了某游艇俱乐部,仅会费就要20万元。此前,她名下的多辆豪车都转到了其妹妹名下。

  在大量证据面前,朱某承认冒用他人身份证乘坐高铁,借用他人银行卡美容、高消费、投资等逃避失信惩戒的违法事实。今年4月20日,法院判决朱某犯拒执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10月24日,武汉“变脸老赖”案作为典型案例,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成为法院破除万难与被执行人斗智斗勇、深度执行的一个代表。

  在“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过程中,执行工作不断面临新的难题,这就要求法院执行干警做工作要有深度,要坚持“干”字打底,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干巧干,逐层深入破解难题。

  两年多来,湖北法院不断强化多方联动机制,针对涉嫌拒执罪、妨害公务罪及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等犯罪,不断加大立案审查力度,联合公安机关等部门查询失信被执行人的身份、居住地、车辆登记、出入境、入住宾馆以及高消费等信息,实施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车辆查扣临时控制、网上追逃、限制出境等强制措施,破解了执行工作中查人找物难等问题。

  “情”字贯穿彰显司法有温度

  一边是手持工资白条,要求法院强制拍卖工厂机械设备的百余名职工,一边是债务缠身,若遭强制执行则陷入倒闭,但却有着市场前景的民营企业。两难之下,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法院选择弃用强制措施,扶持企业渡过危机,彰显司法温度。

  武汉某汽车工业配件公司是硚口区一家老民营企业。2015年4月,因盲目扩产、部分投资人突然撤资,借下2000万余元高利贷,陷入停产困境。企业无奈向百余名职工写下近100万元的工资白条。

  同年9月,6名持股职工冷静分析市场前景后,向企业注入资金恢复生产。就在此时,被拖欠工资的百余名职工纷纷上门讨债,并向硚口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硚口区法院了解到,该企业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产品畅销,市场前景看好,一旦强制执行,企业必将倒闭。

  权衡各方利益后,硚口区法院决定放弃强制执行,让企业尽快步入正轨,早日偿还职工债务。执行法官当即召集企业负责人、职工代表和其他债权人,协商清偿方案。经30余次协商后,终于达成一致意见:优先偿还职工工资,企业每月抽出1万余元偿还部分职工工资;另一部分职工债务从2017年起逐步清偿,力争5年内清偿全部债务。此后,企业生产经营日渐向好,40多名出走的职工重新回到厂里上班,订单纷至沓来,职工纷纷拿回被拖欠的工资。

  湖北法院在处理此类涉非公经济案件时,坚持在执行中采取执行和解、分期执行等“放水养鱼”方式,慎用强制性措施,避免因机械执行、强制拍卖企业资产,给企业和申请执行人造成更大损失,既依法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盘活了被执行企业,达到了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实现了多方共赢。

  两年多来,湖北全省法院共执结案件462590件,执行到位金额2264.28亿元,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达95.87%;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合格率达99.6%,执行信访办结率达95.76%,三年内综合执结率90.5%。截至目前全省128家法院核心数据全部达标。
责任编辑:魏悦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