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从办案交通工具看法院和时代的变迁
2018-11-16 10:24:17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高红城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清晨,阳光照耀着法院台阶,一首朴树《平凡之路》的旋律跳跃在空气中,也道出了一个道理:“直到看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四十年,法院作为国家司法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对社会的发展稳定大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地不断发展,法院也在不断地发展,法官办案交通工具也随着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也彰显了法院以及时代的缩影。

  八十年代“11路或洋马儿”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开始起步。法官外出办案,主要还是开11路或者自行车。我问高法官,什么是11路,公交车吗,高法官对我说,就是用两条腿走路,四川话叫甩火腿。当时法院尤其是乡镇法庭,条件比较艰苦。法官办案大部分又在村里,为了方便村民,法官往往骑自行车甚至甩火腿到村坝坝上开展巡回法庭。有一次,高法官到村里办理一起离婚案件,夫妻两个人都是火爆脾气,吵得不开开交,高法官和同事感觉两个人还是有和解的可能,不至于走到离婚那一步,于是分开两个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整整一天时间,将即将离婚的夫妻劝和。而天也黑了,高法官和同事们仍然骑着自行车,赶回法庭,整理好材料才回家。

  九十年代摩托车

  九十年代,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法院也为乡镇法庭配备了摩托车,那是摩托车还是比较时髦的交通工具。一辆摩托车正好可以载两人,高法官和同事们很高兴,以后出去开庭、调解、送达再也不用甩火腿、骑自行车慢慢晃悠了,以前骑自行车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现在半个小时就到了。高法官和同事们仍然早出晚归,深入乡村田间,为百姓定纷止争。

  有一天外出办案,两人要去处理一起子女不赡养老人的纠纷,高法官和同事们骑着摩托车向村子里面赶,到村里后,发现老人已经被儿媳赶出了家,只能暂时住在村的一间无人居住的草屋,生活条件非常恶劣,高法官和同事们叫上村干部,严厉批评了儿媳不赡养老人的行为,并对儿子儿媳做工作,让他们尽到做子女应尽的义务。调解完后,高法官和同事们骑着摩托车往回赶,因为案件成功调解,高法官和同事们很高兴,乡村道路上,夕阳即将西下,金色的晚霞,路边小河涓涓细流,鸟儿成群结对的归巢,高法官和同事心情非常愉悦。

  二十一世纪“全交通”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官的出行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开始使用警车办案。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经济纠纷的不断增多,相比于以往,当事人在外地和外省的情况越来越多。在省内,高法官和同事们就开车前往,省外也可以坐飞机或者高铁,极大地便利了法官的办案。

  建筑工程纠纷中,因一方当事人在甘孜州且拒绝签收传票,为了确保双方当事人利益,查明案件事实,高法官和同事们开车前往甘孜州,时值冬季,甘孜州海拔远超成都平原地区,高法官们作了充足的准备。在顺利进入甘孜州后,因路面积雪,车辆只能慢慢开,高海拔也使得人有些不舒服,但高法官和同事们仍然认真地前进。随行的书记员是个年轻同志,觉得这个条件也太艰苦了,此时车里的电台播放了一首歌,歌声伴着旋律,远处白雪覆盖的高山:“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直到看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书记员恍然明白,原来,法官们工作的意义也在于此,这就是答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持和付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作为一名法院干警,一名共产党员,无数的基层法院的基层法官做着繁多的送达、取证、调解、开庭、执行工作。正是有着八十年代甩火腿,自行车,九十年代骑摩托车,2000年后风雪无阻的警车的司法为民的奉献精神,在这些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作者系四川省蒲江县人民法院法官)
责任编辑:魏悦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