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翼”提速公平正义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工作纪实
2022-12-27 09:33:57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郑岚芳
 

  在线调解、云端送达、自助查档、码上缴费……这样的智能司法运用场景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随处可见。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坚持现代科技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发展。

  服务更优——立案不难了、诉讼方便了

  “请双方当事人保持网络信号畅通,现在开庭!”今年8月19日,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潘法官敲响法槌的画面通过网络实时呈现在云南省某隧道工地厂房里的杨某面前。杨某因欠李某16万元借款逾期未还,被李某一纸诉状诉至法院。考虑到杨某异地奔波不便,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通过掌上法庭线上开庭审理,当天便以调解方式结案。

  平潭是著名的隧道之乡,约四分之一人口从事隧道行业,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隧道从业人员众多,异地打官司也成了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人在外地,来回跑法院特别耽误工期。现在通过移动微法院就可以实现网上立案、开庭,真是帮了我大忙!”杨某在电话里对法院工作人员感谢道。

  这是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积极运用智慧法院和互联网法庭推动审判工作的缩影。

  作为全省智慧法院创新联系点,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全面推进审判法庭智能化升级,21个高清科技法庭实现庭审直播系统、智能语音转换系统全覆盖,4个互联网法庭、云上法庭让山海异地、诉讼同屏成为常态。2021年以来,该院通过线上立案5205件、线上开庭1635件。

  “人民群众满意才是硬道理。现如今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老百姓诉讼就像网购一样方便。”全国人大代表薛玉凤调研诉讼服务中心时不禁为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点赞。

  速度更快——全时空云邮、零距离送达

  两分钟!

  这是出门游玩的林女士从收到邮递员送达短信通知到完成司法专递云端签收的时间。

  人不在家又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的林女士一点都不慌,她轻车熟路地打开“司法云邮”微信小程序,通过人脸识别核验身份,法律文书随即跃然屏上。“这是我第二次使用‘司法云邮’送达了,手机上人脸一识别就可以签收法律文书,真是省时又省力!”林女士的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如此快捷的送达体验得益于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今年6月推出的“司法云邮”送达新模式。受送达人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即可实现实体司法邮件的“云端”签收,有效解决了司法专递中当事人签收不便等问题。

  这样的创新之举在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已经不是第一次。作为全省法院司法送达工作改革的领跑者、推动者,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在破解“送达难”上一直走在前列。2017年在全省率先组建集中送达小组,开启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送达之路;2020年,自主研发“平易讼”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平均送达周期由30天缩短到4.28天;今年推出的“司法云邮”,是司法送达极速、极简的又一次提升。截至目前,200余份司法邮件已跨越万里完成“云端”签收,平均签收用时仅需3分钟。

  从“找人不易”“送而不达”到司法送达“零距离”“零等待”,如今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依托智慧化送达体系,极大提高了办案质效,有效节约了司法成本。

  流程更简——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今年7月5日下午,从福州过来的何先生步履匆匆走进了立案大厅。“你好,档案室往哪里走呢?我要申请恢复执行,急着复印材料,迟了回去的话动车就赶不上了。”

  “您不要着急,现在可以通过自助阅卷终端直接打印相关文书。”在导诉员的引导下,不到1分钟文书材料就已全部打印完成,10分钟就立好了案,何先生也顺利坐上了回福州的动车。

  今年5月1日,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新审判大楼正式搬迁启用,自助阅卷终端也在诉讼服务中心亮相运行,仅需身份证就可打印文书材料,让当事人“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数字化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大力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建成智慧档案一体化科技库房。档案可直接从系统调用,查档时长由平均20分钟缩短至7分钟。

  除“一站式”查档外还有“一站式”诉讼缴费。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积极打造多渠道、跨区域、全场景诉讼缴费新模式,当事人只需扫描平台生成的“电子非税缴款码”就能迅速缴费,并可实现胜诉自动退费。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法官减负,为审判赋能,这是智慧法院建设的题中之义。”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高潮如是说。智慧法院建设为新时代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之翼,更优的服务、更快的速度、更简的流程,带来的是效率、效益、效能的全面提升。今年以来,平潭综合实验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9566件,结案7163件,结案数、结案率均创历史新高,未结数为同期最低。

责任编辑:张婧